在清軍沒有入關前,像是一把懸在頭頂的刀子,但入關后,刀子便落下了。
李自成沒與清軍交過手,不了解清軍的實力,覺得清軍攻擊北京,他正好背刺,可結果派出的兩路大軍,都被清軍殺得大敗,數萬兵馬只有十余騎逃回河東。
這一下便震撼了李自成,也震撼了順軍,終于明白了清軍的實力,也知道了自己的斤兩。
因此當得知清軍攻下北京后,李自成便十分擔心,清軍下一步,會攻擊河東。
這時,騎兵疾馳,來到壺關城下。
劉芳亮帶領一群部將前來迎接,“陛下!”
李自成翻身下馬,將馬鞭丟給屬下,問道:“關外什么情況,韃子曾兵沒?”
劉芳亮道:“回稟陛下,韃子停止了攻打,不過關外人馬,有所增加!”
李自成聞語皺起眉頭,一邊往關城上走,一邊沉聲道:“上去看看!”
當下一行人,登上城頭,來到墻邊向外眺望,只見關城外不遠處,有一大片軍營,營地中人馬進進出出,有近萬之數。
李自成皺起眉頭,“看來韃子占據河北,又圖謀寡人的河東啊!”
“陛下!高歡又有檄文傳到,邀請我們共擊建奴,為崇禎報仇!”劉芳亮道。
李自成嘴角抽搐,“高歡這廝是檄文發上癮了!這龜孫又想禍水西引!”
在清軍攻入河北后,順軍上下對于怎么對待清軍,其實還沒有個定策。
畢竟順軍和清軍之間,沒有打過仗,雙方沒有太大的仇怨。
雖然范永斗的事情,讓李自成對背后主使滿清有些不滿,但也沒有到見面就開戰的地步。
可是高歡這廝自問自答,亂發檄文挑撥,讓清軍以為高歡與他之間,達成了一致。
去歲入冬后,高歡以盟友的口吻,發出檄文邀請他側擊清軍,讓清軍信以為真,先發制人,主動出擊攻打了順軍,導致李自成發兵攻擊河北,結果慘遭失敗。
這件事情令李自成十分惱火,不過對于高歡的檄文,李自成都沒回復,也沒有否認。
因為他發現了清軍的強大,所以默認了高歡的檄文,讓清軍以為他確實與高歡和解,讓清軍不敢冒然攻擊河東。
這時,李自成看著城外的清軍大營,忽然壞笑道:“既然高歡那么喜歡給朕發檄文,那么朕也給他回一封!”
一旁李際遇聞語,大驚道:“陛下要和高歡和解?”
李自成搖了搖頭,“怎么會呢?朕一輩子都不會原諒高歡。發檄文不過相互利用罷了!”
李際遇聽他這么說,不禁放心了一些。
“那陛下的意思是?”李際遇問道。
李自成冷笑道:“發檄文回復高歡,就說朕同意他的建議,在他興兵北上后,朕就會派兵響應!”
李際遇聞語,明白了李自成的意思,“陛下這是讓清軍不敢進攻河東,讓清軍先攻擊高歡!”
李自成微微頷首,“高歡害朕多回,朕也來個借刀殺人。若是韃子南下,與高歡決戰,他們打個兩敗俱傷,朕便可直撲北京,斷韃子后路,一舉奪下河北,然后南下掃平建奴和高歡!”
李際遇不見贊道:“陛下英明啊!”
(感謝鏌飛500打賞,求月票,推薦,追訂)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