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大年夜,祝大家新年快樂,萬事如意!^_^)
公元1590年4月6日。無彈窗小說網上午。
各處陽光明亮,意孕著五寨堡無盡的希望。
馬蹄聲響,田間小路上,數騎快馬飛快而過,小路的兩旁是無數新開墾的土地,此時,那些土地上已經有許多人在忙碌著,見有幾騎過來,很多人都抬頭看來,見了來者后,許多人都恭敬地行禮問安。
這幾騎正是黃來福,還有顧云娘,江大忠和楊小驢三人,這些天,他們就常常出來到各地巡視。
到了一片房屋前,黃來福馬鞭凌空抽了一聲脆響,將馬慢慢地停了下來。他身后的顧云娘和江大忠及楊小驢三人也將馬慢慢停了下來。
黃來福下了馬來,顧云娘也隨之跳下馬來,她今天披了一身火紅的披風大氅,讓她頗有一些英姿颯爽的味道。
從那天黃來福牽了她的小手后,顧云娘對黃來福的感情直線上升,這些時間里,顧云娘每天都陪著黃來福在五寨堡各個農場中奔走著,每到各地,都帶來一道悅目的風景線。現在五寨堡各人私下都說二人是天作之合,郎才女貌,還有些人將二人比成是金童玉女。
當然,聽到這些話后,顧云娘只有竊喜。
黃來福下了馬,由江大忠牽著,和顧云娘并肩向那片房屋內走去,這片房屋用一些土筑圍墻圍成,里面的普遍是一些草屋及地窩子,顯得頗為的簡陋。
這也沒辦法,去年在開墾土地時,由于人數眾多,再加上時間緊,任務重,很多地方離五寨堡還遠,所以很多軍戶們和民戶們便在各地建了一些地窩子。這地窩子是在地上刨出深坑,利用磚塊、石頭和木板在大坑周圍壘起一道矮小的墻壁,然后用一些木頭和枯草建了一個小小房子。
不過這地窩子在北方的大地上還是被證明行之有效的,不需要什么建設周期,也不耗費什么建筑成本,如果有一定的燃料供應的話,可以依此在零下多度的嚴酷環境中生存。
這些農場中的地窩子雖然簡陋,但莊丁們總算是有了個安身之處,加上希望就在眼前,所以眾莊丁們還是很滿意的,等農事忙后,眾人再談修繕的事。當然,有一些五寨堡的軍戶莊丁們有時還是回五寨堡內休憩的,在這里每天安身的,大多是一些民戶及流民莊丁們。
這個看上去較簡陋的地方就是五寨堡第一農場。五寨堡第一農場是五寨堡內最大的農場,有田地近二萬畝,里面有屯丁近五百人。
按黃來福定下的制度,這五百人分為五個大屯,每大屯一百人,每大屯又分為十個小屯,每小屯設小屯長一人,每大屯設大屯長一人,副屯長一人。五百人又設總屯長一人,副總屯長一人。之所以用大屯,小屯的稱呼,也是黃來福思考后的結果,減少軍事含意的味道。
每大屯中,大屯長管耕作外務,副屯長管民事糾紛,職權分明,一直到總屯長,副總屯長,層層負責,總屯長則向黃來福直接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