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五寨堡水泥廠。閱
一群群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灰人”站在下面,聽楊小驢在上面講話。水泥廠的管事鄧自升和監管馬進忠則是陪在一旁。
楊小驢雙手叉著腰,高聲道:“大少仁德,不忍見你們平日飽受塵土之苦。便日思夜想,制作了這許多口罩之物,你們拿出去,戴在臉上,遮住口鼻,以后便不懼這白灰塵土了。”
說著一揮手,監管馬進忠便吩咐手下將口罩下去。“灰人”們一個個上來,領到口罩后都彎腰說了一聲:“多謝大少仁德。”
許多人將口罩拿到手后,還好奇地左看右看,一些人則是迫不及待地戴到了自己的臉上,各人試了后,都是低聲議論。
“真的,這個啥子的口罩還真不錯,有了這個后,以后干活時便不怕塵土了。”
“還是大少想得周到啊……”
“能在大少手下做事,真是我等的福氣。”
“是啊,是啊,這五寨堡有了大少后,這日子眼見是一天比一天好……”
“啊呀你這孩子,不要用手去扯這個啥子的口罩……”
見下面眾人交頭接耳,個個形形色色,楊小驢高聲道:“大少如此仁厚,以后你們要時刻謹記,平時要加緊干活,不可懶惰,知道嗎?”
眾人都是七嘴八舌地應道:“知道了。”
完口罩后,楊小驢吩咐工人們接著干活,他則是在管事鄧自升和監管馬進忠的陪同下巡視礦廠各處,他想起一事,對鄧自升道:“對了,鄧管事,少爺囑托你們的水泥之物,研制出來了嗎?”
鄧自升有些羞愧地道:“我等日日夜夜,都在努力,只是這水泥,卻還沒有研制出來……”
楊小驢皺了皺眉,道:“要抓緊啊,大少對這個什么水泥之物可是很看重的。”
鄧自升連連作揖:“一定努力,一定努力。”偷偷地將一塊碎銀放在楊小驢的手中:“還請楊爺為我等在大少面前分說幾句……”
楊小驢長嘆了一口氣:“好吧,少爺那邊,我會去分說的,誰叫我是善心人呢,不過主要還是要看你們自己的表現了……”
※※※
“有客到……”
“送客……”
大東街祁縣會館,拜訪的人流絡繹不絕,眼見這五寨堡各個農場中的小麥長勢良好,與堡外其它民堡或是其它州縣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果不出意外,這五寨堡各個農場眼見到秋收就是大豐收了。于是拜訪渠源銳的人流更多了,這些時間渠源銳迎來送往,可說是春風滿面。
堂屋之內,剛送走一個商客,渠源銳正想坐下來喝一口茶,卻見德叔進來,欲又止的樣子,渠源銳擺了擺手,道:“德叔,今日便到此為止,不再見客了。”
德叔張口正要回答。就聽外面一個聲音傳來:“四弟什么時候架子這么大了,連大哥和爹都不想見了?”
隨著話聲,進來了一老一少,老者六十余歲,身著一身紫醬色的錦衣綢袍,眼泡浮腫,眼睛似乎瞇成一條縫,大腹便便,一部花白的長須,一看就是個老于商場的富貴商人。
那年輕些的商人則是年紀在三十多歲,也是身著一襲華貴的綢袍。留著兩撇短須,一舉一動都是精神十足,顧盼間很有些剽悍精明的樣子。
見了這一老一少,渠源銳有些吃驚地站了起來:“爹,大哥,是你們……”這二人正是渠源銳的父親渠廷柱和大哥渠良萬。
渠良萬道:“四弟想不到我和爹會來到五寨堡吧?看你樣子,好象很不歡迎我們啊。”
渠源銳淡淡道:“怎么會呢,大哥和爹來到五寨堡我這小地方,我是歡迎都來不及呢。”
他對旁邊有些拘禁的德叔道:“德性,快吩咐下去,讓下人們送些好茶上來。”德叔應了一聲,忙去了。
渠廷柱坐了下來,仔細打量了一會四周,撫須緩緩道:“這祁縣會館雖還是簡陋,但能做到這個樣子,已經很不錯了,四兒,這次的事情,你做得很好。”
渠源銳心中閃過一絲暖意,印象中從小到大,父親可從來沒有這樣夸獎過他,他有些激動道:“這都是托父親大人的鴻福,和父親比起來,孩兒這點成就不算什么。”
渠良萬在旁道:“弟弟這是運勢到了,不費吹灰之力便得到了一個新糧源,你大哥便沒這等好福氣。”語氣中頗有些酸溜溜的味道。
渠廷柱教訓他道:“運勢雖然重要,這也是你弟弟有眼光,膽大子,敢于抓住時機。這一點上,你要學學你弟弟。”
渠良萬有些不服氣地道:“爹爹說得是。”
渠源銳有些痛快地看著父親教訓大哥,從小到大,大哥就是父親眼中的寵兒,自己可從來沒有得到大哥那樣的待遇。眼下總算扳回來了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