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590年7月22日,上午。
在北京城內閑逛了七天之后,兵部的大人們終于召見了黃來福,讓他去領取告身敕牒。
明中葉后,武官地位下降,就連身居總兵官之高位,到兵部領取敕書時都要行跪禮,黃來福一個小小的千戶,當然不可能挑戰這種潛規矩,他毫不遲疑地給大人們行了跪禮,動作可說是輕靈瀟灑,舉止優美,看得大人們點頭不已。
此次來北京,黃來福專門給兵部的幾位大人打點銀子,差不多就花了近三百兩,再加上義父劉景春的幾封書信,因此兵部的幾位大人們對黃來福的態度還是很親切的。
兵部的武選清吏司已經查勘過黃來福的軍職黃簿,還有都司衛所掌印僉書的連名保結,經驗實后,勘明無誤,照例準襲。
這樣,黃來福順利替職,領取了告身敕牒,還有兩套千戶官服,正五品武德將軍的麒麟銅牌。連武學考試都不用了。
第二天,黃來福就帶著顧云娘等人離開了北京。這是黃來福的第一次進京,顯得有些無聲無息。不過此次他考察了進京途中沿路農業情況,獲得了一些寶貴的資料,還是很有收獲的。
※※※
公元1590年8月7日,近午。
近五寨堡的路上,四周的田地中都是金黃色的麥穗,籽粒飽滿,顏色美觀,可想而知,如果沒有什么意外的話,今年的大豐收是肯定的了。
江大忠和楊小驢二人都是裂開嘴直笑,這種美妙的情形,在五寨堡可是多年不見了。而在馬上的黃來福見此情形,也是心中滿意,經過自己一年的辛苦與忙碌,終于是有一個好回報了。而依田地麥穗中的情形,估計在8月15日左右,五寨堡就要開始春小麥的收割了,到9月初時,就要全部收割完畢。
黃來福等人從北京回來后,當然不會再象去的時候那樣優哉優哉了,他記得近期春小麥的收獲期,便一路快馬加鞭,趕了回來。
回到五寨堡的一行人中,已是少了顧云娘的身影,回到岢嵐州時,因為她和黃來福于九月九日就要成親了,自然是要留在岢嵐州作準備了。當然,回途岢嵐州時,黃來福從太原和北京買來的各式禮物便留了一半在岢嵐州的岳父大人家中,還有義父劉景春大人那邊也要回拜送禮。還有岢嵐州衛學那邊的黃靈斌也要去看望。
不過這一行人當中,少了顧云娘,卻又多了幾人,就是太原遇到的周文棟一家。這些時間,周文棟留在太原,經過仔細考慮后,最后還是決定隨黃來福去五寨堡。
此時他和妻子張氏坐在馬車中,向外看到兩旁田地的情形,不由驚訝萬分,眼睛睜到最大。他從太原一路行來,各州縣的田地麥穗長勢都不好,只有五寨堡一副豐收的景象。這種連綿的,一望無際金黃麥浪,讓人見了實在是賞心悅目。而這種豐收麥浪的情形,就是在太原,也見不到,沒想到在一個小小的五寨堡中卻見到了。
周文棟最后長嘆了一聲:“真是不可思議,這真是一個邊鎮的窮苦軍堡嗎?”
馬蹄聲響,一路往五寨堡而去,兩邊的田地上有不少屯丁們在看守轉悠,特別是各農場中監管屯的屯丁們,很多還是五寨堡的旗軍,更是個個身帶腰刀,以防止不法之徒的偷竊。當然,除了屯丁們和軍戶們外,還有許多各處的民戶們和商人們在田間地頭轉悠,大豐收就是眼前的事了,看著麥浪,許多人眼中都是不可思議的神情,在一邊竊竊私語著。
見了黃來福從路邊而過,很多軍戶們臉上都是露出驚喜的神情,跳了起來:“大人回來了?”追著黃來福的身后奔走,各地的民戶們則是有些畏懼地站在一邊看著,而商人們則是趕快圍上來,露出巴結討好的神情,向黃來福行禮問安。
一路而去,都是熱呼呼的問話聲,黃來福滿面笑容,一路點頭,一路揮手,終于回來了,感覺還是家里舒服啊。
離堡不遠時,黃來福吩咐了一聲,江大忠便快馬加鞭,先行一步,去堡內的千戶宅向黃思豪等人稟報少爺回來的消息。
等黃來福等人到了五寨堡的南門時,黃思豪和楊氏已是得到了消息,二老都是非常高興,親自到堡門來迎接黃來福。而黃來福替職回來的消息也迅地在堡內傳播著,得到消息的軍戶們,得到消息的何副千戶,江百戶,楊百戶,渠源銳們都紛紛趕到堡門口迎接。
等黃來福到堡門口時,這一帶已是擠個水泄不通了,門口滿是歡迎的人群。
一片喧騰中,黃來福跳下了馬,將馬鞭扔給了楊小驢,到了父親黃思豪和母親楊氏前面,拜了下去:“孩兒見過父親,母親大人。”
楊氏搶先上前,滿面笑容地扶起了黃來福:“我兒趕快起來,趕快起來。”她上下打量著黃來福,有些心痛地道:“我兒出去一些時間,眼見都瘦了。”笑呵呵地拉著黃來福。
黃思豪則道:“福兒一路還好嗎?替職可順利?”
黃來福道:“多謝爹爹關心,替職非常順利。”
黃思豪松了口氣:“那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