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捷的文書到了京城后,由兵部主理。眼下大明武官地升調、襲替、優給、誥敕、功賞之事都是由兵部的武選清吏司掌管。主事的郎中和員外郎等人查驗過此事后,各種實證都在。此事并未殺良冒功,而是實實在地功勞。
如果說神池堡地田大付能大敗馬賊還能讓人接受,畢竟他手下都是些精銳的營兵。但黃來福地衛所軍同樣大敗馬賊,就讓人驚訝了。
眼下的大明,各地衛所軍士己經成了窮苦地種地農民,逃亡不斷,毫無戰意,遇敵能不一轟而散,就讓人感覺不正常了,更不要說以二百兵大敗數百馬賊。還斬兩百多級,繳獲無數了。
不過此事又千真萬確,并有各種實證。兵部武選清吏司的官員們,雖說也聽說過這五寨堡黃來福的聲名,但那都是他能種地的緣故,什么時候五寨堡衛所軍,還能這樣殺敵了?懷著異樣的心情,他們議定了軍功,上報了兵部尚書石星。
接到上報的文書后,石星有些吃驚。不過他對黃來福很有好感,當下也不留難,直接擬定公文,準備先由內閣商定。最后再報于萬歷帝。在大明朝,不論是衛所系統的千戶,百戶,都指揮使。還是軍鎮系統的參將、游擊、守備等武將,最終的任用權都在皇帝手中,兵部并無決定權。
文淵閣內。
天氣有些涼意,小冰河時期的北京,在八月時。天氣己經轉冷了。閣內很多閣臣們,都是不約而同地加上了厚衣裳。
在案前。輔申時行看了兵部尚書石星擬定地奏折,有些震驚地道:“以兩百軍士大敗五百馬賊,斬259級,這五寨堡的軍士,什么時候這么強悍了?我記得他們是衛所軍啊?”
石星道:“怪不得閣老驚異,老夫初見奏折時,也是覺得不可思議,不可此事倒是千真萬確。”
看到申時行和石星這樣子,在文淵閣內忙碌的幾個閣臣,如許國、王遴、曾同亨等人,都是停下了閱批,看向了二人。在傳看了石星的奏折后,各人也是覺得很是驚訝戶部尚書王遴再三向石星確認后,嘆道:“沒想到這個黃來福屯田厲害,打兵打仗,也是同樣厲害,真是不可想象。”他欲又止,想說什么,不過最終沒有說出口。
申時行對石星道:“那兵部對五寨堡守備定功之事,己經議好了嗎?”
石星道:“武選司的議定是,黃來福領軍二百,斬256級,每級賞銀五兩。擒得賊劉少安,賞銀156兩。此外五寨堡守備職進二秩,其職下將士,獎賞不等。”
申時行點了點頭,認同了石星的意見,準備票擬。其余閣臣也沒有問題。這些人都是鬼靈精怪的人物,眼下萬歷帝對黃來福很看重,而且此次黃來福立功又是事實俱在,他們自然不會說什么。
大明皇宮內。
接到石星的奏折后,萬歷帝也很是高興,其實關于黃來福在神池堡大敗馬賊的事,錦衣衛和馬公公己經密折上報了,比兵部的公文,早了好幾天。不過獎勵地事,當然需要由兵部來議定,他才好處理。
對于黃來福此戰,萬歷帝內心震驚外,心下也很是高興,五寨堡軍士的改變,讓他想到一個思路,如果天下間的衛所軍,都能變得如五寨堡這樣強悍的話,那那些募兵,也就沒有存在地必要了,那一年可以給大明節省多少軍費啊。
萬歷帝心中想,這個黃來福,可是個寶貝,不但屯田厲害,經營厲害,一年可為他賺多少錢。打仗也厲害,是個人才,必須重重獎勵。
想到這里,他看向手中石星的奏折,兵部的議定是,斬賞銀外加官進二秩,黃來福升職為鎮西衛指揮同知,加都司銜。
萬歷帝哼了一聲,心想兵部這些人就是小氣,賞銀萬歷帝就不打算加了,不過他卻是拿起朱筆,在奏折上批注了幾行字。
最后的上渝是:“查五寨堡守御千戶所守備黃來福,忠勇可嘉,大破匪賊。特擢升五寨堡守御千戶所為五寨衛,原千戶黃來福擢升五寨衛指揮使,加游擊銜,并賞銀千兩,望其忠勇國事,勿負朕望,欽此!”
萬歷帝大筆一揮,黃來福就連升三級,升職為衛指揮使不說,還獨立開衛,并加為游擊銜,可領戰兵一營。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