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后的經驗總結是五寨堡軍隊必要的課目,各個軍官軍士們的經驗體會,都要匯編成冊,供以后學習。
此次五寨堡的火器大顯身手,還有大抬槍,在此戰中效果也不錯,用來打馬很好。所以黃來福和將士們都覺得有增加軍隊中火器手地必要。眼下五寨堡火銃手地人手,約不到軍士總量的三分之一,以后最少要增加到一半。而且還需要有大量火銃地庫存。
因此黃來福下令,五寨堡軍器坊,從此以后,主要任務就是打制鐵甲和鳥銃抬槍,至于刀槍弓箭等物,可以出去買,軍服則由五寨堡毛紡廠制作。不過眼下的軍器坊中主要矛盾就是,科技展與急切需求之間的矛盾。
按明時的技術,制造一根鳥銃,鉆膛管,還有銃管的鍛造,接合,扳機組等處理工序,最少需要一個月到兩個月的時間。
其實鳥銃部分中,其它部位,都可以分組合作,類似17世紀水平的流水線生產。但是鍛造槍管與鉆膛槍管這兩部份是粗活笨活,沒辦法用流水線取代,工序還是省不掉。
《紀效新書》記載:“鳥銃原孔甚小,用鋼鉆鉆之,一日鉆寸許。至底為止,一月鉆光為上。”鉆膛槍管這話,只能一個人干,而且最少要花一個月時間,再制其它活,基本上又要花個半個月。
最后還是黃來福想辦法,采用分組合作,一組專門鍛造槍管與鉆膛,一組專門制扳機等其它部位,一組人最后組裝。大家都專心地做自己的事。這樣一來,將效率提升了一些,約不到一個月,可以制作出一門合格的火銃。
眼下五寨堡有軍匠連軍夫五百多人。其中三百人專門制鳥銃抬槍,另兩百多人打制鐵甲。估計,一個月可以打制火銃二百門。打制鐵甲五十副。這個成績,放在大明其它地方,估計己經很輝煌了,不過黃來福卻不是很滿意,他決定要擴招軍匠的人手。讓他們達到一千人。
以上是火銃的制造,至于火炮。就不用想了。不說大明朝廷控制嚴格,就是準造,黃來福也沒有那個造炮地人才。比起火銃,現在大明造的虎蹲炮及佛郎機火炮,質量還是不錯的,反正眼下的敵人只有披著皮袍的蒙古人,有這兩樣大炮,加上鳥銃,足以應付了。什么紅夷大炮。放在黃來福身上。只是殺雞焉用牛刀。至于說以后可能要打滿洲人的重甲騎兵及披甲重步兵,那都是二十幾年后的事了。
還有鐵甲。依現在大明朝的情況,各軍中除了騎兵外,步兵及火銃兵,都沒有鐵甲,五寨堡軍隊也是如此。不過黃來福還是決定,給自己的步兵及火銃兵,也披上鐵甲,因為他現在的兵太貴了,價值遠過武器裝備。而且他現在有鐵礦,不愁沒有鐵料。
西方地板甲,在防護力上,不如中國的鱗甲,否則,在西方軍隊中,軍官除了披上一套板甲外,身上還要再罩上一層鎖甲。西方板甲可以微笑面對西方弓弩,是因為他們軟鋼弓弩射力太差,換成中國的復合硬弓及破甲箭,黃來福可以想象后果。不過比起鱗甲,板甲勝在制造相對簡單,可以大批量生產,有一層鐵甲披在身上,總比皮甲好。黃來福決定,以后自己的騎兵和軍官們披鱗甲,普通士兵們則是披板甲。
最后是戰馬問題,此次繳獲上好戰馬三千多匹。戰馬三千匹,如果在戰時,一天吃地糧食草料,等于是兩萬名人類戰士的消耗量。就算五寨堡糧食大豐收,紫花苜蓿等青飼料眾多,這么多馬養下來,還是讓黃來福非常吃力。不過有馬不要,不是黃來福的風格,他還是咬牙堅持了下來。
眼下地五寨堡軍隊,己經是人人有馬,除了黃來福的五百家丁騎兵外,余者,都成了馬上步兵,機動力大大提高。
公元1592年1月20日。
還有一個月就要過年時,朝廷的賞賜終于下來了。
“朕躬承天命、入繼祖宗大統、君臨天下。凡致治保邦之道、遠稽古典。近守祖宗成法。夙夜祗慎、罔敢違越……今有五寨衛指揮黃來福,才堪大用,大敗虜賊,斬三千余,特令嘉獎,加副將銜,麾下將士,各有封賞……”
在五寨堡幾千將士面前,朝廷天使抑揚頓挫地念完圣旨,黃來福大喜叩拜:“臣謝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旁邊眾人都是一涌而上,連聲向黃來福說道:“恭喜大人,恭喜大人。”
黃來福笑道:“同喜,同喜。”
黃來福升為副將的消息傳出,不說五寨堡人人歡慶,自家大人又升官了,就是旁邊的軍堡州縣各人聞聽后,也都是羨慕嫉妒不己,一年之中,從守備升為副將,享受副總兵地待遇,這小子真是太好運了。不過羨慕歸羨慕,前來祝賀的人,還是絡繹不絕。而同時,大姐夫徐學世及三姐夫田大付也被升為游擊及參將,也是讓二人興奮不己。
一連幾天,父親黃思豪都帶領家中老小,祭拜祖宗,報告家門之幸,后人地輝煌。
此次天使前來,除了嘉獎傳旨外,還負有催促黃來福分錢的任務,就要過年了,萬歷帝內帑空虛,等著錢用呢。
最后統算的結果是,萬歷帝從五寨堡分得了17萬兩白銀的紅利。當臨過年前五天,萬歷帝看到這批銀子時,他和鄭貴妃二人,興奮得一個晚上沒睡好。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