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貴冷哼了一聲,滿是風霜的臉上也現出幾分激動之意,他是個老軍伍了,一向性情高傲,本不屑于和旁人爭什么,不過關系到自己及部下的功勞,麻貴怎么能讓?
此時他手上握有的73具級,足以讓他官升一級,恢復到總兵官的位置。從隆慶年開始,麻貴就一直沙場血戰,慢慢積功升任,終于在萬歷十年升到寧夏總兵官,很快又調任大同總兵。一直到去年被彈劾謫邊,顏面盡失。今年復起為寧夏副總兵官,讓麻貴內心會好受些,不過被貶謫的心結一直盤據在他的心中,平時外人的冷冷語也聽了不少,此時有機會官復原職,回復往日的輝煌,麻貴怎么能讓?
此時他冷哼道:“軍門,劉將軍部下是圍截過出城的拜等賊不錯,但如沒有我和黃將軍旗下部卒及時趕到,那賊早己突圍而去,后果不堪設想。\況且那些寧夏賊的級皆是我手下兒郎與黃將軍旗下協力斬殺,當時北城門軍中并無所獲,劉將軍此,有搶功之嫌。”
在戰后,麻貴部將馬孔英和麻承詔對他的說法是,他們同時與江大忠等人趕到,一場血戰后,拜帶著余下的家丁們狼煙地逃入城中,他們圓滿地完成截擊任務。當然,按馬孔英和麻承詔兩人的說法,他們和部將血戰時,是一邊戰一邊割取級,不過那五寨堡軍隊不知道怎么回事,砍殺敵人后,竟忘了割取級,結果都被劉承嗣的部下搶去了。
對于自己愛將的說法,麻貴自然是深信不疑,平時他也頗以自己手下部卒悍勇而自豪,聽了二將的說法后,他自然認為手下帶回來73具級是理所當然,己方應有的功勞。不過對于五寨堡軍隊血戰一場后,級反被別人割去,他有些打抱不平起來。
劉承嗣大怒,指著麻貴喝道:“姓麻的,你是說些什么?”
麻貴也是大聲地喝了回去,道:“劉承嗣,難道你認為我說錯了嗎?”
兩人都是身材粗壯,針尖對麥芒,互相指著對方的鼻子,氣勢洶洶。看到二人這劍拔弩張的樣子,旁邊的各將事不關己,只是悠閑地在旁看好戲。他們此次攻取城門,除了死傷各自的部卒外,一顆級也得不到。眼見劉、麻,黃三人,所獲級118級,戰功輝煌,都是心下嫉妒,此時看看好戲也好。
見幾位大將爭吵,葉夢熊坐在一旁,只是撫須沉吟,魏學曾則是頭疼地拍著自己的腦袋。自平亂起,各將就爭功不休,一直讓他頭疼。此時他見黃來福只是站著不語,對他感覺會好些,便看向黃來福道:“黃將軍,你怎么說?”
其實對這些級,黃來福并不是很看在眼里,他了解歷史,知道不久后,將有數萬的蒙古騎兵前來攻戰,到時有的是幾千顆腦袋讓他去砍。不過對此次的功勞,也是要爭爭的,這是態度問題,否則部下苦戰后,主將卻是漠不關心,會讓部下心寒。
他抱拳施禮道:“回軍門,此次斬殺寧夏賊118級,劉將軍和麻將軍,都有協力,不過標下兒郎們,也是經過苦戰的。標下認為,寧夏賊未平,爭功論賞,還為時過早,還是按下以后再議。”
此次之事,擺明了不可能一方獨吞,黃來福認為大家平分是最好的,他吃點虧認了。不過只怕就這個樣子,麻貴和劉承嗣也不答應,因為這樣一來,他們雙方,都要分一些級給黃來福了。還是以后再說。
魏學曾贊許地對他點了點頭,依黃來福這個提議,這才是最好的,寧夏戰事看起來還是長遠,事情還是等以后再說吧。
麻貴、劉承嗣二人也同意了,劉承嗣知道自己不要想再從麻貴那爭來級,麻貴也不可能將自家級哪怕是一顆讓給黃來福或是劉承嗣其中一人,將爭議按到以后,也是權宜之計。
事情就這樣定了,魏學曾又談了一會兒此次的戰事,正要讓眾將退去,這時一個親兵沖進帳內,滾落在地,向魏學曾稟報道:“稟軍門,提督陜西討逆軍務總兵官李如松李提督,領遼東、宣府、大同各鎮三萬援兵,己到達紅山堡,三日后,就可達鎮城下。”
一時間,帳中眾人都是騷動起來。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