翠華園在西苑,向為萬歷帝及鄭貴妃休憩之地。
此時,在翠華園的華園閣中,黃來福見到了史書上有名的鄭貴妃,只見她年在二十余歲,身戴鸞鳳冠,冠上別著金玉四鳳花釵,穿著紅羅裙褙子,上繡著織金的鳳文。
實在,鄭貴妃并不是非常美麗,容貌只是端正罷了。在大明朝,狐媚的女子是不能選秀入宮的。依黃來福對相關史料的了解,鄭貴妃之所以能得到萬歷帝的寵愛,是因為她喜歡讀書,和萬歷帝有共同的興趣愛好,能成為他精神上的支柱。如果專以色相迷惑,是不可能幾十年都得到萬歷帝的寵愛的。
華園閣中燒了地龍取暖,旁邊又擺著幾盤銅盆炭火,使閣內一片的溫暖祥和。閣中早擺了一些宴食,出乎黃來福意料的,菜肴并不奢豪,相對于此時大明縉紳士大夫各種筵宴中的大擺排場,算得上是儉樸了。
其中菜肴中,還擺著幾盤野菜。明太祖苦寒出身,所以為了教導子孫不忘本,皇家菜肴中,都要擺上幾盤野菜,永樂帝第五子朱,還撰了一本書叫《野食》,里面介紹了400余種可供食用的野菜、野果等。
鄭貴妃是那種性情較活潑,頗有自己個性的女子,她的全部精力,都是傾注在萬歷帝的身上,她見萬歷帝隨黃來福而來,神情歡悅,知道這都是黃來福之功,因此她越對黃來福上眼。
在宴中,她不停勸黃來福吃菜,黃來福也是餓了,又可以嘗到皇家的菜肴,因此也不客氣地放開肚子大吃,絲毫沒有把自己當外人的意思。
見黃來福這個樣子,萬歷帝和鄭貴妃都是相視而笑,二人不是沒有宴請過朝臣,無一不是戰戰兢兢。哪能象黃來福這樣坦然的?不過黃來福這個樣子,倒是讓二人非常放松,有點酒宴的樂趣。
萬歷帝和鄭貴妃不時地竊竊私語,此時萬歷帝又笑著向鄭貴妃說了句什么。鄭貴妃掩口而笑,白了萬歷帝一眼:“你也算是翩翩美男子?”
萬歷帝看了黃來福一眼,尷尬地咳嗽了一聲。黃來福只當沒聽到。
鄭貴妃眼波流動。含情地看了萬歷帝一眼,然后對大吃的黃來福說道:“忠明,聽說你己經成婚,有妻顧氏?”
黃來福放下碗筷道:“回娘娘地話。我地妻子顧云娘。乃是從小和臣訂親。算是青梅竹馬了。我們兩人。乃是天造地設地
鄭貴妃笑得如花枝亂顫。萬歷帝也是莞爾。連旁邊服侍地宮女們也是偷笑。
終于。鄭貴妃忍住笑道:“難得你一個武將。竟懂得這么多地典故。古有云:家有賢妻。夫無橫禍。象黃愛卿這樣地國之棟梁。想必你妻子也是個端麗淑德地女子。本宮在宮中沒什么說話地人兒。倒是很想見見你這個妻子。”
黃來福道:“微臣謝過貴妃娘娘地抬愛。說起來。我妻子確實是個很不錯地女子。知情識趣。討人歡喜。貴妃娘娘見了她后。定會喜歡。”
三人說說笑笑。這頓飯大家都吃得很滿意。在宴中。黃來福說了很多邊鎮地趣事。讓萬歷帝和鄭貴妃都是聽得津津有味。
當晚臨別時。萬歷帝和鄭貴妃都是賞了黃來福許多東西。在黃來福回軍營時。還要幾個身強力壯地侍從一起抬去。
由于軍情緊急。第二天一早,黃來福就拔營起程,繼續率著大軍往遼東而去。
不過黃來福被萬歷帝接見的事,還君臣二人密談,卻是很快的傳揚開去。此時內閣輔己是由王家屏換成了趙志皋,不說百官嫉妒,就是趙志皋,也是心下百味雜生。他任內閣輔以來,還沒有被萬歷帝私下接見過呢。沒想到邊鎮一個武將。卻能如此得到萬歷帝的寵愛,不嫉妒是不可能的。
而五寨堡軍隊強悍的軍容。以商賈車隊運糧輜重的趣事,也成為京師百姓一個長久的話題。
遼東鎮是九邊強鎮之一,全鎮延袤千有余里,北拒諸胡,南扼朝鮮,東控福余真番之境,地位僅次于薊鎮。全鎮原有軍兵九萬四千六百余員,馬匹七萬七千余匹。除年節逃故外,現有官軍八萬一千九百余員,馬匹四萬三千八百余匹。
這些軍馬,除了國庫撥給地主兵銀十六萬余兩,客兵銀四萬余兩外,還有當地的屯糧,還有各種的民運本色豆,民運本色糧,折色銀等,一年需要糧餉近百萬兩。
遼東鎮鎮城及遼東都司所在地都在遼陽,在這里,有巡撫一員,此時為郝杰。還有鎮守總兵官一員。
自大明決定出重兵遠征朝鮮后,自萬歷二十年八月起,薊州、保定、山東、浙江、山西、南直隸各軍紛紛受命,向遼東方向集結。
宋應昌先率軍抵遼陽城下,12月下,李如松率著自己地兩千家丁,從寧夏到遼陽,經過漫長的旅程后,也到了遼陽,與宋應昌會師,此時援朝軍隊約有不到四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