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明中,鼓樓上濟濟一堂的文武官員,大家衣冠整齊,各官相互寒暄作揖著。閱不過樓上雖是樂班在賣力吹拉彈唱,所聞是鼓樂喧天,但樓中總是彌漫一股讓人不安的氣氛。
特別是到了現在,巡撫楊方略與寧武兵備官劉堂生二人還是臉色難看,沒有從中午黃來福對他們的打擊中恢復過來。
兵備官劉堂生更是一直想著中午黃來福在巡撫衙門大堂對自己的污辱,自己在山西鎮,可是僅次于巡撫楊大人的高官之一,將來運勢好的話,還有可以升任為巡撫。想不到黃來福卻是對自己不屑一顧,這怎么讓他忍得下這口氣?
在眼下的大明邊鎮中,以文統武,實行的是總督、巡撫、兵備三級文臣領兵制。一個總督管轄幾個巡撫,一個巡撫又管轄好幾個兵備,兵備則為其轄區內的最高軍政長官。而巡撫,往往又是從兵備官中升任。
在每鎮的各道中,兵備官的權力是很大的,道內的錢糧領放、倉儲收支、人數審核、戰功查驗、各將過錯參劾、上疏陳情、下達政令、工程造辦、屯田養馬、地方民事等等,大多是由他們在主理。
其實兵備官有現在這樣的權力,也是很戲劇性的過程。大明初中期,軍中很多武將不通筆墨,讓他們行軍打仗可以,但涉及錢糧的領放,戰功的查驗等事,就需要文人來處理了,所以一些將官身邊就配個代筆的文書,就稱為兵備。
慢慢的兵備職權逐漸擴大,到了一定程度時,武將們的權力就越來越小了。他們帶了多少兵,得由兵備來點。該多少糧餉,由兵備來。戰功查驗,由兵備主理。武將過錯。由兵備參劾。屯田造辦養馬等民政事務,一律由兵備處理……,這造成他們的權力最終越武將,成了某地實權的地方軍政長官。
這些人一向囂張跋扈慣了,猛然遇到黃來福這樣的人,自然是認為奇恥大辱,被打擊之后,怕是幾年都恢復不過來。偏偏想來想去。自己對黃來福又沒有辦法,因此相對巡撫楊方略,兵備官劉堂生更是怒恨,一個下午對人都沒有好臉色。
見上官如此,底下的一干巡撫衙門官吏,寧武兵備道官吏們也是相互大眼瞪小眼,相互用眼神交流著。本來好好一個尋歡作樂,大家快活的宴會。氣氛變得如此。各大小文官們都是同仇敵愾,將氣撒到對面地武官們身上。一雙雙陰冷的目光盡往那邊瞧,這讓旁邊坐著的一干武官們都是心情惶恐,覺得坐立不安。
不過雖然氣氛不好,但既然巡撫大人說過為新任總兵黃來福大人接風筵席,各人還都是整齊地來了。只希望接下來的宴會中大家合合氣氣,把這頓酒吃好了。
看看天色,黃來福及馬久英公公也差不多該來了,劉堂生終于開口道:“楊公,等會那黃來福來后。楊公您要不要說道什么?”
楊方略瞇著眼睛只是養神,淡淡地道:“急什么,來日方長。晚宴上,我們該有的體統風致還是要的,否則讓人笑話了去,說我們象那些武夫一樣的粗野!”
劉堂生按納下自己的不滿,說道:“楊公高見,下官領會了。”
就在這時,只聽樓下報馬高喊道:“寧武監軍馬公公到……寧武總兵黃軍門到!”
接著便聽鼓樂一齊響起。一片地歡騰。
樓上各文武官員忙不迭地站了起來。楊巡撫及劉兵備互視了一眼,整整身上的官衣官帽。帶領眾人,下樓迎接。很快。就見藍旗馬道過盡,黃來福與馬久英公公騎馬而來。
到了門下馬,黃來福滿面春風地走上前來,他今天穿了一身的緋色官服,頭戴烏紗帽,官服上繡著從二品的武官獅子補子。身旁是馬久英公公,身著大明特有的太監服飾,頭戴一頂嵌金三山帽,身上穿一領簇錦袍服,腰里系一條玲瓏白玉帶,腳下穿一雙文武皂靴,也是神采飛揚。黃來福身后是幾個姐夫,也是一身的武官服飾。還有寧武參將劉全利也是滿臉笑容,緊緊地跟在黃來福的身旁,隨時看著黃來福的臉色。
楊巡撫上前,各官都是跟在后面亂蓬蓬地迎接。楊巡撫與黃來福都是滿面笑容,象是中午地不愉快不存在似的,只有劉兵備神情勉強。相互行禮后,眾人相讓進入鼓樓內。
一直進入三樓上,黃來福往窗外看去,只見外面點點的***映著天上的星光,寧武城全城在夜色中隱隱可見,晚風徐來,他不由贊嘆道:“好一個絕妙所在啊!”
楊巡撫與劉兵備暗暗癟嘴,你一個武夫,也談這種文人間才有的閑情逸致東西?
面上卻是臉有歡容,各人敘畢禮數,按尊貴禮次相讓到座位上去。楊巡撫作為東道主,居主位,黃來福與馬久英公公居主客位,余者眾官分兩旁僉坐。
賓主坐定后,一干樂妓在旁錦瑟銀箏,玉面琵琶的彈唱起來,又有幾個戲子來到楊巡撫,劉兵備,黃來福,馬久英公公幾人的身前,恭敬地呈上戲文手本,在旁聽候點戲。
楊巡撫以黃來福與馬久英公公是客,讓二人先點,馬公公點了一個“壽比南山”,黃來福點了一個上黨梆子曲目。楊巡撫與劉兵備分別點了一個昆曲,二人看了黃來福一眼后,各賞了戲子一兩銀子。那戲子歡喜地跪謝了。
黃來福與馬久英公公互視一眼,這時才明白為什么剛才那戲子以異樣的眼神看著自己,原來是因為自己點戲后沒給賞銀啊。他看了楊巡撫一眼,見他眼中頗有戲謔的神情,心下暗暗惱怒,這個老匹夫,有這個規矩也不跟自己說說。
黃來福幾人點好戲后,晚宴正式開始。
黃來福今天是第一次參加大明官場的正式宴會,也直到了今日,才真正見識大明官筵地奢豪。
宴會開始后。依大明官筵的習慣,是先上大菜,明時稱為大嘎飯。所謂的五割三湯,交替上五道盛饌和三道羹湯,再配上曲樂,以一開筵就造成一片喧闐隆重的熱烈氣氛。
第一道大菜是燒鵝,接著又是燒花豬肉,燒鴨。頓爛跨蹄兒,燒鹿,錦纏羊等大菜。每個燒禽都是整只,以顯示氣派豪大。捧上來后,由廚子當場切割以方便各人取食,所以稱為五割。
接下來是三湯,五割三湯后,宴會基本禮成。接下來各人可以從容的飲酒品味。這時就肴核雜進。水6珍饈,多至數十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