間進入萬歷二十五年正月初,天氣仍是陰寒入骨,在本國相臨的海域中,己是充滿了大戰來臨前的緊張氣氛。無彈窗小說網日本國占據的釜山城中,擠滿了越來越多的日本兵,而在他們身后,還有源源不斷的日本軍隊浮海而來。
在去年的九月時,明日兩國封貢之事失敗后,豐臣秀吉就決定再一次動戰爭。十月時,日軍新任統領小早川秀秋率一萬人馬開抵釜山城,使釜山的日本駐軍猛地增加至兩萬。此外,日軍將領立花宗茂,小早川秀包,高橋直次,淺野幸長等人,紛紛領軍前來,重新占領了朝鮮沿海的安骨浦,西生浦,加德島,竹島等倭城。到了萬歷二十五年正月初九日時,日軍入朝兵力己經達到了十萬人。戰事,己是不可避免!
對豐臣秀吉來說,這場戰事,他是不得不動。早在萬歷二十年時,為了平息國內武士對土地分封的不滿,也為了壓倒地方上大名的騷動,豐臣秀吉對外擴張,轉移焦點,沒想到卻是大敗而歸,讓豐臣家在日本國內威望大跌,各大名更是蠢蠢欲動。
因為前線將領的巧掩飾,也因為小西行長與沈惟敬兩邊糊弄出來的議和鬧劇,讓豐臣秀吉誤以為大明要向日本國遣使求和,這讓豐臣秀吉是多么的高興,多么的榮耀?幾千年來,日本這個小國一直被中原國家龐大的身影壓得喘不過氣來,一直到了今天,中原國度卻是次向他豐臣秀吉屈服了,這可是日本國有史以來第一次啊。他豐臣秀吉,將名留青史!
大喜之余,在明使到來之時,豐臣秀吉強迫國內所有的大名出席相迎,包含德川家康在內,就是為了公然在眾人面前炫耀。沒想到事情的結果卻是讓他大失臉面,大明敕書日本國為爾小邦,公稱視豐臣秀吉為蠻地小臣,這讓豐臣秀吉是多么的失望?特別是當著德川家康等人的面,叫他如何下得臺來?
就算豐臣秀吉在德川家康等人臉上看不出什么異樣的表情,不過他可以想象到這些大名們內心的曬笑。為了豐臣家地威信,再次動戰爭,討回面子,己經是不可避免的了。
當然了,雖然豐臣秀吉身材矮小,起怒來就像一只暴跳的猴子,不過他畢竟是統一日本的卓越人物,吸取了第一次侵朝戰爭地失利因素,此次大戰,他決定慢慢奪取朝鮮的土地與人口,不再如第一次般的急迫。他兵分兩路,分指朝鮮地全羅道和慶尚道,意圖先占兩道,再沿海筑城,鞏固陣地,相機與明軍決戰,再圖北進。
從豐臣秀吉的部署來看,他對此次戰事己無必勝信心,缺乏第一次侵朝之戰的雄心壯志。而對于他手下的各將官大名們來說,相比第一次侵朝之戰,大多數人己是沒有了以往的銳氣,厭戰思想嚴重。特別是許多普通的在朝日本士兵,更是逃亡現象嚴重。
早在第一次朝鮮之戰后,在雙方停戰期間,豐臣秀吉一邊與大明議和,一邊就命令駐朝的日軍大量筑造城堡,以圖永久占領。幾年中,不但日本國內的民眾為了輸送在朝日軍地糧餉,忍受了大量的兵役徭役與賦稅負擔。就是那些駐扎朝鮮前線的日軍士兵們,也個個成了苦力,每天為了建造那些牢固的倭城而拼死拼活。沒日沒夜,飯又吃不飽,這讓許多士兵病倒累倒。加上朝鮮冬天的酷寒,讓在朝日軍士兵們普遍在凍餓邊緣上掙扎,缺醫少藥,苦不堪。
眼見不是累死,餓死,凍死,就是逃回日本國內被砍頭,許多日本士兵興起了投靠朝鮮人的念頭。此時的日軍,當然不能與二戰時有強烈武士道精神與民族主義精神融合的日軍士兵相比,他們并沒有什么民族與國家觀念,只要能活命,有什么是不能做地呢?
一時間。日軍叛逃現象嚴重。最有名地。便是加藤清正部下地沙也可率軍三千人叛逃朝鮮。并傳給朝鮮國鐵炮技術。朝鮮為了表彰沙也可地功績。特賜其名金忠善。永久住在朝鮮。此外還有在萬歷二十三年底時。長宗部三千人集體嘩變。逃回日本。
雖然到了萬歷二十四年底。隨著日軍大部紛紛前來。叛逃現象有所好轉。然后日軍上中下層中。厭戰思想還是嚴重。特別是主和地小西行長。多次向朝鮮人透露欲入侵地情況。只有前次侵朝俘獲朝鮮王子而又未受到多大損失地加藤清正最為積極。
……
萬歷二十五年正月初時。日軍近十萬人。己經云集朝鮮沿海。戰事一觸即。然而此時地朝鮮國。還在進行著轟轟烈烈地黨爭內斗運動。
早在第一次朝鮮之戰后。大明與日本地談判懸而未決。南部沿海仍有數萬日軍虎視耽耽。朝中地東人黨與西人黨又開始不亦樂乎地爭斗了。不但如此。兩黨還閑不足。還各自分裂為南人派和北人派、老論派和少論派。繼續進行著爭斗。最后黨爭地目標。更是指向了國之重臣李舜臣。
第一次朝戰后。懾于日軍地武力及銳氣。朝鮮國決定練兵!他們聘請明軍教官。同時按照戚繼光地《紀效新書》。打算先期練兵一萬人!萬歷二十一年八月時。朝鮮成立新軍司。招募新兵。訓練陣法。刀術。拳術。弓術和火槍術等。
遵照《紀效新書》教導,朝軍也將每11名士兵編成一小隊,按兵種分為弓小隊,火槍小隊和刀斧小隊。這11人協力合作,共同進退,形成一個戰斗單位。然后三種小隊各取其一,成為戰斗大隊。三大隊又為一旗,三旗為一縱,五縱為一哨。全國共置25個哨,5哨駐防漢城,其
余20哨分布全國各地。同時間,
還打算在漢城與釜山之間,筑起多道防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