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如松死難的消息傳到朝鮮后,朝鮮國王李與平倭總督邢都是祭悼。黃來福親自設壇祭祀,高策、祖承訓、查大受、吳惟忠等人也是震驚不己,紛紛在自家軍營中為故帥設立靈位。
長死難,李如梅痛哭之余,也是回遼東奔喪,同時~旨意,繼任遼東總兵一職。他在朝鮮地職務便由董一元代領。
時間進入六月,經提督黃來福與總督邢的商請,大明入朝的援軍源源不斷而來,六月十二日,有“劉大刀”之稱的猛將兄劉領兩萬西南兵馬,到達了慶州,拜見了總督邢與提督黃來福。
這劉是江西洪都人,字子紳,以勇猛聞名,其使用一柄鑌鐵大刀,重達一百二十斤,而且在戰場上是輪轉如飛,因此獲得了劉大刀之稱。
除了個人地武勇外,劉手下還有一只親軍車營,共計五千余人,以川人為主。車營配有步兵,騎兵,還有火鐃手,以及幾百輛戰車。
作戰時,騎兵先行,步兵與火銃手推車而行,敵軍出現時,以戰車圍成圈陣,火鐃手便以此為屏障,對敵動射擊,待敵銳氣盡后,便以騎兵由車陣內沖出,擊垮敵營,最后步兵出擊,追殲敵軍。可說是攻守兼備,憑借這支軍隊,劉贏得了無數地軍功。
有這樣地軍隊加盟,黃來福可說是如虎添翼,不過讓黃來福頭痛的是,一般武勇地人,生性都比較桀驁不馴,對于劉來說,黃來福這樣二十幾歲的小娃娃做他地頂頭上司,自然讓他不服,雖說軍中傳揚黃來福武勇,此次坐上提督之位也是眾望所歸,不過劉沒見識過,自然是不以為然。
而且劉所部兩萬人構成復雜,不但有漢兵,還有西南各地的土司兵,這些人軍紀極差,不論是在大明還是朝鮮,所過之處,都是雞犬不寧。而且劉只要能打勝仗,對這些事從來都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這也是劉屢立戰功卻屢遭彈劾的主要原因,不過因為他的軍隊很能打仗,所以雖屢遭彈劾,但卻一次次能被朝廷重新重用。
不出意外的,劉所部到了慶州后,當地地擾民之事也是急上升,雞鴨豬被偷被吃是小事,還經常有朝鮮當地的大姑娘小媳婦被騷擾,更要命的朝鮮南部的女性有著露乳裝地傳統,從十五歲到八十五歲的女人都是露在外面,這怎么能不讓那些軍中地壯漢流鼻血?
朝鮮都元帥權栗整天就是來向黃來福哭訴,每天有多少多少朝鮮女性被天兵性騷擾了,每天有多少雞鴨被偷吃了,黃來福下令嚴明軍紀,這讓劉不滿。
七月十六日,廣東水師都督陳率廣東水師五千人,津遼水師三千人,戰船270,對外號稱500~,到達了朝鮮國,隨行的有副將鄧子龍,率領江浙步兵五千人。
陳字朝爵,廣東翁源人,這是個讓黃來福更頭痛的人物,說起來,陳的資格很老,嘉靖末年就是指揮僉事,不過幾十年下來,最后到萬歷年間,才最后當上總兵。
主要是他只會講~語,不會講官話,京官們聽不懂,自然是失去了很多優勢。這些還好,陳最大的毛病就是貪戀,每到一處,便放縱手下搶掠民財,不論到哪里,做什么官,都是一個字——貪,早年因為奴役士卒導致兵變被罷官,所以被冷藏很多年。
不過陳打仗確實也不錯,有謀略,善將兵,此次朝戰需要水6兩進,所以總督邢便想到了這個人,陳被用。結果陳到了朝鮮后,先便惹下了許多事。
與陳相處過的人都知道他地性情狂暴獰猛,所以各人是敬而遠之,連劉也警告要小心此人。果然,朝鮮國王李為了歡迎天朝水軍來臨時,親出漢城勞軍,陳竟當著朝鮮眾多君臣的面,將一個朝鮮官員打得血流滿面,朝鮮大臣柳成龍苦勸方止。
而且陳到了慶州后,見總領提督軍務地黃來福竟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也頓時不服,于劉一左一右,對黃來福是陽奉陰違。
不過對于陳,黃來福另有打算,他平靜地將陳打到古今島去,那里有李舜臣率領地朝鮮水軍。大明援軍源源不斷地開入朝鮮,朝鮮國也是大造艦隊,最后新造了一百余艘戰船,只等大明最后的反攻命令。
陳領軍到達古今島,朝鮮水軍由他統領,許多人都擔心他會不會與李舜臣相合。不過此時李舜臣這個朝鮮名將表現出了他地另一面,陳甫到,李舜臣便大排宴席為他接風,更大力吹捧他的功績,讓陳樂得合不攏嘴,賓主盡歡而散。此后大明水師與朝鮮水師相處融洽,黃來福接報后,也感覺到了李舜臣實在是個人際高手,值得自己學習啊。
當然了,也不是什么來援將領都如陳與劉一樣囂張的,隨陳一同到來的老將鄧子龍,就是一個非常忠厚的老實人,當時他己是年逾七十,卻還是副總兵的身份,不過接到朝廷調令后,卻是毫不猶豫就動身出,聽從陳的指揮。
到了朝鮮后,見到提督黃來福,他也是恭恭敬敬,拜見時都是行了全禮。對于這位老將的命運,黃來福是知道的,他希望自己能改變他,最后讓他載譽而歸,安享晚年。
近八月時,集在朝鮮的大明軍隊己經達到了八萬余人,朝鮮方面也拼盡全力集結起了二萬余人的軍隊,其中包括李舜臣率領的朝鮮水軍七千余人,戰船二百余艘。
明朝總計兵力最后達十萬余人,最后決戰的機會己經到了。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