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十五日,黃來福拜別萬歷帝與在京的父母黃思豪與楊氏,領著山西軍,浩浩蕩蕩地出了京師阜成門,往山西鎮而去。
連五寨營與來福營三千戰兵,還有后勤營一千的輜兵,此次朝戰時,黃來福出兵四千人。不過由于幾年朝戰時,有上百人地傷亡,此外還有親將阿智領了五百火銃兵留在對馬島,所以此次黃來福回去,自然不可能有四千人地滿員了。
不過戰爭中的傷亡是常事,吃了軍旅這晚飯,將士們都有傷亡的心理準備。而且黃來福的軍中對于軍功與撫恤條例完善,每次戰后,黃來福手下的將士都得到大批的好處,此次朝戰同樣如此,大批的將士立下軍功,得到升遷封賞,所以對于戰爭的渴望,山西鎮明顯地比余諸鎮強烈了許多。
萬歷皇帝親自在午門城樓上相送,大軍浩浩蕩蕩出京時,街道兩旁圍滿了京師的百姓,對于這只強悍的軍隊,京師百姓們早己是耳熟能詳了,他們站在街地兩旁歡呼,歡送這只英雄的軍隊,這讓山西軍上下將士更是昂挺胸,人人目不斜視,一本正經的樣子。
對于百姓們的歡呼,黃來福倒是神情平靜,當日聽聞自己總督兩鎮軍務與糧餉時,他也是高興不己,不過事情過后,自己心境很快就平和下來,人都是如此,最高興時就是達到巔峰地那一刻,過了那一刻,也覺得事情不過爾爾。
現在的黃來福,早己把心思提到如何處理將來地政務上去了。
……
華北大平原一直延伸到天的盡頭,舉目望去,都是一片的空曠。
官道上,黃來福的總督旗牌儀仗走在前軍的最前面,密密麻麻的旗牌上寫著“誥贈榮祿大夫”、“中軍都督右都督指揮使”、“總督山西大同兩鎮軍務”、“總理山西大同兩鎮錢糧官”、“總理山西鎮兵務官”“加太子太保銜”等榮銜。
隨在后面地,又是如云的旌旗,一干精壯魁梧地山西鎮軍士,皆是策馬披甲隨行在后,在他們身旁,大多有一匹配換的空置戰馬。在中軍位置,一桿巨大地中軍大,獵獵地隨風飄揚著,那猩紅的赤旗,也表現出主人正如日中天地氣度。
此次行軍并沒有軍務,所以氣氛會輕松些,離黃來福前面不遠,顧大刀身著一身精良的千總級別盔甲,策馬坐在一匹戰馬上,雖然眼下正是六月,陽光猛烈,天氣炎熱,但顧大刀卻是絲毫沒有疲憊之意,神采奕奕的縱馬而行,就是坐于馬上時,也是耐不住地左顧右盼著。
此次朝戰,由于顧大刀斬下了一個倭將的頭顱,所以依勞而賞,顧大刀當升為千總之職。黃來福將功勞薄報上去后,兵部也是全部依從,前些日顧大刀的賞職下來,他己連升兩級,從旗總升為千總之職。
顧大刀自跟從了黃來福后,一心便想效仿姑父建功立業,眼下自己終于達成第一步了,自然是興高采烈,顧盼中,盡是豪情英氣。
似乎是感覺到了主人體內的**,他身下的戰馬也是騷動起來,不時興奮打著響鼻,顧大刀先是極力控制著身下的馬匹,最后是哈哈一笑,慢慢地策馬在隊前隊后跑動起來。
“大刀這小子,年紀不小了,卻還是小孩心性!這次他回去,也該成個家了!”
看到這個情形,黃來福不由輕輕地笑罵了一句,雖說顧大刀只比他小兩歲,不過黃來福兩世為人,又輩分比顧大刀大得多,自然是依老賣老地責罵了。
黃來福身旁的江大忠也是裂嘴一笑,道:“少爺,記得大刀今年也有二十五了吧,放在我們這個年紀,孩子都滿地跑了,他卻是絲毫不急,怕是功業之心太切了!”
江大忠原本是參將之銜,此次朝戰后,朝廷的評功下來,他升任為副將之銜,以皇帝對黃來福的器重,身為黃來福心腹大將的江大忠,將來極有可能升任為山西鎮總兵。
或許是年紀大了些,又或許是隨著權位的高重,氣度豐重起來,江大忠己經比以前穩重了許多。
而且他桃花運不錯,眼下在五寨堡中,除了有一妻外,這些年他也納了數個妾室,現己有三子二女。
聽了江大忠的話后,黃來福笑罵了一聲:“功業要有,但家室同樣也要有,他如果再不成親,他姑姑第一個就不放過他!”
說到這里,黃來福也想起了五寨堡中的妻小子女:“又是離家兩年了,云娘她們還好嗎?”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