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蕭煜是個很忙碌的孩子。
每天一早,洗漱完用了早膳后,就要去義父那里讀書玩耍;午后,要幫著爹爹照顧娘親和弟弟;下午時常要陪著爹爹去書房辦公;偶爾還要陪著義父出門。
四月二十五日,小蕭煜一早就跟著義父出門了,他們今日要去城南的萬木書院。
從上月起,蕭奕和官語白就計劃對私塾和書院的教書先生進行一場考試,籌備了一個多月后,這件事終于開始試行了。
他們計劃先在包括駱越城、和宇城在內的附近五城試行,這第一次的考試地點就設在駱越城的萬木書院。
筆試已經在昨日也就是四月二十四日舉行,官語白昨晚連夜看了萬木書院送來的那些試卷,今日他特意帶著小蕭煜一起來萬木書院就是想見見這些先生。
萬木書院是南疆三大書院之一,雖然比起排名第一的清茂學院略顯遜色,卻是占地最廣、規模最大的書院,就讀其中的學子基本都是非富即貴的世家子弟。
為了這次的考試,萬木書院特意停學三天,今日的書院中空蕩蕩地,沒有學子們來來往往地閑庭信步;也靜悄悄地,聽不到莘莘學子的朗朗讀書聲。
萬木書院的人早就得了消息,知道官語白今日要蒞臨書院,于山長和書院的幾位先生親自來大門口相迎,卻沒想到官語白還帶了一個漂亮的男童一起前來。
官語白是世孫的義父之事早就在駱越城里流傳開來,于山長等人暗暗交換了一個眼神,皆是恭敬地作揖行禮道:“見過元帥,世孫。”
“山長,還有各位先生,多禮了。”官語白微微一笑,在旭日柔和的光芒下,顯得芝蘭玉樹,如慣常般作儒生打扮的他看來在一眾讀書人中毫不突兀。
官語白如今是南疆的兵馬大元帥,地位只低于鎮南王父子之下,然而,在南疆見過他的人卻不多,也唯有那些南疆軍中將領以及那些曾去王府或碧霄堂參加過宴會的世家子弟有機會一睹他的廬山真面目。
眾人見他形容如此斯文俊逸,都是暗暗驚訝。
“元帥請,各書院的先生已經在天席廳候著了。”于山長不卑不亢地伸手做請狀,他雖是花甲之年,卻仍然精神矍鑠,一雙精光四射的眼眸不動聲色地打量著官語白。
關于這一次的考試,眾書院早在半個月就隱約得了消息,本來以為就如同科舉擇才般是為了優勝劣汰,淘汰一些誤人子弟的庸才。他們萬木書院的先生各有所長,才學遠超一般書院的先生,因此對于這次的考試,于山長原來并不擔憂。
可是昨日看了考卷后,于山長就意識到自己錯了,世子爺和元帥安排這次考試的目的恐怕比他所預想得更為深遠。
眾人如眾星拱月般簇擁著官語白和小蕭煜往天席廳的方向而去。
小蕭煜是第一次來萬木書院,一邊走,一邊饒有興致地四下張望著,不時好奇地發問,他本來就人小腿短,如此一來,就走得更慢了,眾人只得放緩腳步配合著他的步伐。
慢悠悠地走過幾條游廊,又穿過幾個庭院,再繞過一個池塘,天席廳就出現在前方。廳堂四面的一扇扇槅扇大敞,一眼就可以望見那些穿著各色直裰的先生已經端坐在了廳堂里,似在交頭接耳。
直到廳堂中的一人率先發現了官語白一行人的到來,緊接著,廳堂里那數以百計的目光都射向了他們,目光炯炯地迎他們進入廳堂中。
廳堂中坐了近百人,密密麻麻,眾人的眼神各異,看著官語白的目光中有審視,有探究,有疑惑,也有不以為然……
官語白牽著小蕭煜鎮定自若地往前走著,神色之間云淡風輕,他是一個馳騁戰場、在數萬人之間浴血廝殺的武將,又怎么會在意區區幾個文人的視線。
廳堂的最前方,擺了一張紅漆木雕花大案,不過大案后只為官語白備了一把太師椅,書院的人也沒想到世孫會來,急忙又臨時搬了一把玫瑰椅過來。
官語白和小蕭煜分別坐了下來,廳堂里,靜了一瞬。
很快,那些先生就一個個地站了起來,齊聲給官語白和小蕭煜行禮。
小蕭煜在軍營中見過更恢弘的場面,從頭到尾都是嘴角彎彎,一點也不露怯。不過,他還是敏銳地察覺到這屋子里的人跟軍營那些高高壯壯、聲音洪亮的將士們好像不太一樣。
小家伙睜著一雙烏黑清亮的眼眸,興致勃勃地打量著那些瘦弱的文人。
官語白環視眾人,不緊不慢地說道:“在座諸位都是飽學之士,本帥近來心中有惑,今日特請眾位前來助本帥解惑。”
四周又靜了一靜,在場眾人也不是蠢人,心知官語白堂堂兵馬大元帥,就算真的有難題,自可與謀士協商,哪里用得著問他們,解惑只是借口,要考教他們才是真。
官語白停頓了一下后,就提問道:“各位先生以為,何為君,何為臣?”
這個問題令眾人有些驚訝,但隨即便覺得自己的猜測果然不錯。
跟著,就聽官語白直接點名道:“不知計澤先生可為本帥解惑?”
一時間,數道目光都看向了同一個方向,第二排的最右邊。
那里坐著一個留山羊須的中年文人,只見他緩緩地站了起來,作揖答道:“回元帥,君,一國之主也;臣,事君者也。”
計澤回答得極為簡練,顯然不打算出彩,只求不出錯。
官語白接著又問道:“那么,何為明君,何為良臣,是否明君之側多良臣?”
聞,廳堂之中已經有幾人露出若有所思的表情,似乎體會到了昨日的考卷與今日官語白提問的微妙聯系,甚至隱約猜出了下一題。
計澤像是毫無所覺地又答:“明君乃勵精圖治、中興家國之君;良臣,忠君報國利民者也。良臣擇明君而侍。”說著,計澤半垂的眼眸下閃過一抹不屑與憤懣。
“那么,何為忠君之道?”官語白拋出了他的第三個問題。
原來如此!一旁的于山長心中暗道,恍然大悟,他之前想得還是太淺,原來這才是昨日的那場考試真正的用意。
昨日的那張考卷中一共有二十題,論的并非是“君臣”,而是“師生”。
第一題:何為師,何為生。
第二題:是否嚴師出高徒。
第三題:何為尊師之道。
……
于山長心里唏噓不已,官語白這些題出得委實妙極。
自前朝起,君主信奉法家,主張尊君卑臣,認為乾綱獨斷的皇權才是為君正道,還時常宣揚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但事實上,曾經的君臣并非如此,子曰:“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許多許多年前,君臣之間以師以友。
不少人都是交頭接耳地竊竊私語,而那計澤臉色微變,抬眼朝官語白一眼,他不愿作違心之,因此久久沒有作答。
忽然,又有一個二十多歲的藍袍青年霍地站了起來,正好撞在了身后的交椅上,發出刺耳的“咯噔”聲。青年也不作揖,直接以挑釁的語氣對官語白道:“要論‘忠君之道’,須知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那藍袍青年目露嘲諷地看著官語白,鎮南王府大逆不道,這官語白不過是蕭家的走狗,還敢來論什么忠君之道,可嘆可笑!
官語白卻是微微一笑,搖頭道:“錯了,要論‘忠君之道’,先談‘為君之道’。”官語白不疾不徐地說著,引經據典,字字珠璣,“為君之道,忠于民而信于神也。上思利民,忠也;祝史正辭,信也。君忠于民,臣忠于君。”
說著,官語白再次環顧廳堂,鏗鏘有力地又道:“然,為臣者,寧為良臣,勿為忠臣。眾位以為如何?”
話落之后,廳堂中安靜了下來,那藍袍青年一時啞然,氣得滿臉通紅,只覺得官語白真是厚顏,他這分明是在自詡“良臣”。
“啪啪啪!”
一陣清脆的掌聲在廳堂中驟然響起,眾人下意識地循聲看去,只見坐在官語白身旁的男童正興奮地鼓著掌。
義父真厲害!小蕭煜目光炯炯地看著官語白,臉頰興奮得一片通紅。
其實小蕭煜根本聽不懂義父說了些什么,但是只要義父說的,自然都是對的。
很快,又是一道響亮的掌聲加了進來。
只見最后一排站起了一道青色的身形,那是一個四十來歲的削瘦男子,他嘴角含笑,“啪啪啪”地擊掌三下。
于是,眾人的目光便又從小蕭煜那里齊刷刷地移到了他身上,那削瘦男子眉目疏朗,坦然地對著官語白作揖道:“元帥說得是。”
頓了一頓后,他接著道:“良臣如后稷,身荷美名,君都顯號,子孫傳承,流祚無疆;忠臣如比干,己嬰禍誅,君陷錯惡,喪國夷家,只取空名。是以寧為良臣,勿為忠臣。”
他的意思是良臣會使得君臣相得益彰,而忠臣如比干,卻被暴君誅殺,滅其九族,然后國家滅亡,也就是空有忠臣之名罷了。
官語白眸光一閃,指節在大案上輕輕叩動了兩下,饒有興致地看著那削瘦男子。這倒是意外之喜了。
他微微挑眉,問道:“敢問先生高姓大名!”
那削瘦男子強壓下心頭的喜悅,正色回道:“學生季明。”
官語白正欲再,眼角卻瞟見身旁的小蕭煜對著那自稱季明的男子招了招手,“你,過來。”
季明怔了怔,便大步流星地上前,走到那張紅漆木雕花大案前,對著小小的男童請示道:“不知世孫有何指教?”
小蕭煜對著他露出和善的笑容,從荷包里掏出一個金貓錁子遞了出去,學著他爹的口吻說道:“賞你的。”
小蕭煜當然也聽不懂季明剛才說了些什么,但是對方既然為義父鼓掌,那就是個聰明人。
季明瞥了一眼官語白的面色,就收下了,作揖道:“謝世孫。”
見狀,官語白嘴角勾起一抹清淺的笑意,又道:“季明,你明日來一趟鎮南王府。”
季明不由雙目一瞠,急忙應下:“是,元帥。”他的音調不受控制地微微拔高,眸子閃閃發光。
此時此刻,廳中的大部分人都朝那瘦削男子投以艷羨的目光,心里不由浮現了一句話:十年寒窗無人問,一舉成名天下知。
季明今日得了官語白的賞識,以后必然前途無量,從此是要扶搖直上了!
這讀書人又有幾個不想貨與帝王家,不少人的眼神就變得有些復雜,后悔,惋惜,羨慕,皆而有之,哎,剛才應該抓住機會讓官語白見識他們的才華才是!
不,他們還有機會的!
有些心思活絡的人立刻就想明白了什么,今日官語白特意來萬木書院一方面是進一步考核他們這些傳道受業的先生,除去混雜其中的一些“糟粕”,另一方面分明也是為了替王府擇賢,為了讓南疆的讀書人知道鎮南王府求賢若渴。
是啊,南疆馬上就要立國,一旦越國建立,可不就是需要大批的文臣來協助君主治理國家!
想著,不少人的心都熱了起來,血脈沸騰,只覺得雄心壯志終于有機會實現,一個個都是目光灼灼地恭送官語白和小蕭煜離去,心中燃起了期待與希望……
“簌簌……”
初夏的暖風陣陣,拂動枝葉,也吹得眾人心情蕩漾。
離開萬木書院后,官語白就帶著小蕭煜直接回了鎮南王府,這時,剛到午時,炎炎烈日高懸于藍天之上,灑下縷縷灼熱的光芒。
小蕭煜頂著日頭歡快地跑回了碧霄堂,沒一會兒,額頭和頸后已經溢出了一層薄汗。
乳娘和丫鬟們怕他著涼,趕忙服侍他沐浴更衣。
而亢奮的小家伙不太安分,在暖呼呼的浴桶里手舞足蹈,把水濺了一地。
乳娘剛伺候他換上肚兜和中衣,他就興沖沖地跑去找南宮玥,急切地把今日在萬木書院的所見所聞說了一遍,一邊說,一邊比手畫腳,講到花草樹木時口齒清晰,等說到眾人論君臣時,他就是含含糊糊,特別強調了他給義父鼓掌以及賞賜了金貓錁子的事。
小家伙如此興奮,南宮玥也不忍心打擊他的積極性,不時配合地點頭應聲,其實聽得云里霧里。
等小蕭煜說完以后,小蕭燁也醒了,他似乎知道哥哥回來了,眼珠子朝小蕭煜的方向轉去,親熱地發出“咿呀”的聲音,似乎在和小蕭煜打招呼。
“弟弟醒了!”小蕭煜聞聲沖了過去,隨手抓起一旁的撥浪鼓,熟練地甩動起來,逗弟弟玩。
小蕭燁就好奇地盯著那甩動的撥浪鼓看,黑白分明的大眼睛靈活地轉動著。
小蕭煜覺得有趣極了,忍不住說:“娘,弟弟像小橘!”
小橘也是這樣,他要是拿著一根狗尾巴草甩來甩去,小橘就會一直盯著,然后冷不防飛撲過來……
聞,一旁服侍的海棠差點沒笑出聲來,這姓蕭的人一個個還真是眼神清奇。
連南宮玥都有幾分忍俊不禁,實在不知道該如何回應這句話。
就在這時,小蕭煜忽然感覺手腕一緊,低頭一看才發現小蕭燁不知何時伸出小肉手來,一把抓住了他的一只手腕,攥得緊緊地。
小蕭煜眨了眨眼,反而笑得更開心了,“娘,弟弟抓住我了。”
哈哈,弟弟果然像小橘!
小蕭煜細細地打量著弟弟,越看越覺得弟弟像小橘,尤其是那雙無辜的大眼睛!
想著,小蕭煜伸出另一只手,像平日里擼小橘的下巴一樣在弟弟肉乎乎的下巴上輕輕地勾了兩下。
小嬰兒覺得癢極了,“咯咯”地笑了出來。
他的笑聲極具感染力,引得他的小哥哥也跟著笑了,南宮玥和丫鬟們也是掩嘴輕笑。
屋里屋外蕩漾著眾人歡快的笑聲。
與此同時,今日發生在萬木書院的事口耳相傳地在那些文人學子之間急速地傳開了,討論得沸沸揚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