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兩個多月的時間,荀就熟悉了兗州境內的事務。期間,荀攸來到兗州加入曹營,曹操任命他為從事,輔助荀處理大小事務。
荀變相威逼利誘從兗州世家手中“借”得糧草輜重無數,充公入庫,不僅解決了曹軍的糧草問題,還寬裕地有余糧借給百姓以作來年春耕之用。荀攸也無愧其名,幫著荀把青州黃巾的家屬們分割成小群,遷到兗州各處安置,避免了他們群居可能引起的不必要的紛亂。比如,因為田地分配不均,會產生的糾紛。畢竟,不是每一個地方都有良田無數的。
當他們安排這些人到兗州各處時,唐賀帶著曹昂在兗州四處兜了一圈,實地搜集兗州的農業經濟狀況后,給出屯田抽取的定息,還整理出了一份關于農作物耕種的分析報告。
曹操看著擺在眼前厚厚一疊關于兗州農田耕作狀況的分析報告,額角抽搐,瞥向侍立在一旁神情得意的兒子:“這是你做的?”這個兒子聰明是聰明,但曹操絕對不相信他會做出這種東西。
“當然……不是。”曹昂不好意思地偏轉了頭,但沒一會兒,就回過頭來,蹭到他面前,“父親,兒子第一次發現原來收成的好壞不僅與季節有關,還跟土地有關。種不出好麥的田地,還可以種其他的作物,收成所得未必比麥子差。”
曹操挑挑眉:“你想說什么,用不著繞彎。”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姑姑說,我們可以在那些貧瘠的土地上種其他東西,收成之后,賣掉換取錢糧。”曹昂一臉興奮地說道,“如此那些分到貧瘠之地的百姓也不會為地上不長糧食,無法交租而為難了。”
曹操看了他好一會兒,收回視線:“這事不是你說兩句就能辦的。地上種什么能多收,你說的算么?”嘴上這樣說,其實曹操心里很高興,兒子長進了,懂得事務了。他只是不想表現出來,免得曹昂驕傲自滿起來。
誰知道曹昂一點沒有沮喪,反而愈加得意起來,從衣袖里抽出一個卷軸展開來,儼然又是一幅地圖。
看著曹昂手中的地圖,曹操覺得自己該叫唐賀過府一敘了。
原來曹昂拿出又是一幅兗州地圖,不同的是,這回里頭標注的是兗州各地的物產,哪一個地方種什么比較好,哪一個地方常年有旱澇,在地圖上都標注得清清楚楚。
“這是兒子與姑姑一起繪制的。”曹昂抬頭挺胸很是得意。
曹操伸手輕輕劃過地圖,適合屯糧之所,被用紅色重點標注了出來,他看得懂,但邊上又加了一個黑色的圈,是什么意思?
“此為何意?”
“此地常有洪災,本應當注意加固堤防。但姑姑說,洪災過后這地上的淤泥能讓田里的糧食長得更好,所以最好不要加堤防去堵,應該多挖溝渠疏通。或是,若能把水截下,匯聚成潭,待到旱季用潭里的水作澆灌之用。”曹昂仰著頭,努力回想唐賀的話,“還有……用于筑堤的人手……唔,兒子記不清了。”他抓抓臉頰,顯出幾分懊惱之色。
“好了,為父會考慮的。”曹操見他變了臉色,連忙轉為鼓勵,起身拍拍他的肩膀,“先不急著這一時,到后頭見見你娘,你離家這段時日,她成日念著你。”
“可是父親,這轉眼間,春季將至,要趕在百姓下地耕種前作決定呀。”曹昂皺著眉,仰頭看著父親。
“為父即刻就去找文若商量,你放心去吧。”曹操推了推兒子。
曹昂轉頭看了眼桌上的地圖,心有不甘,鼓著臉頰,一步三回頭地離開書房。
好不容易勸走了兒子,曹操轉身拿起桌上的地圖,看了半晌,眼神復雜。
————————————————————————————————————————
“唔,咳咳……咳!”唐賀喝湯嗆到,放下勺子,抬眼看向對面的荀攸,又扭頭看了眼坐在身側的荀,“你們剛才說了什么?出征?”
荀放下筷子,轉頭對她說:“入春之后,我要隨軍出征。”
“隨軍出征?”唐賀很奇怪地看著他。不是說,歷史上荀都是坐鎮后方,相當于后勤部長的嗎?后勤隨軍出征干什么?
“嬸嬸勿憂!軍中守備森嚴,作為隨軍軍師,不用上陣,不會遇到危險的。”荀攸認為她在擔心荀的安全,連忙說道。
唐賀白了荀攸一眼。誰跟你說這種東西,我當然知道軍師不用親自上陣。
“文若,你們這是要攻打什么地方?”唐賀覺得自己得先問清楚。
“袁紹袁術兄弟不和,袁紹腹背受敵。向明公求援,明公與紹幼有私誼,決定出兵伐術,以解紹之困局。”荀揚起嘴角,露出一抹淺笑,“這是個擴張勢力范圍的機會。”
“……劉表是荊州牧本因全領荊州,袁術占了南陽一帶,分割了他的地盤,他肯定不樂意的。”唐賀皺眉回想著近來的信報,“讓他們先打一戰,我們再出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