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之寒做intern的這個公司crmh,大概有三百號人,七成是研發人員,其他的包括財務,市場,行政,和管理人員。公司現在的主打產品是提供軟件平臺和自動化應用軟件,通過遠程訂購這些軟件,客戶公司可以建立商業賬戶,更有效的跟蹤產品銷售數據,評估市場營銷策略,以及提供更有效的售后服務。個人計算機和互聯網的出現,顛覆性的變革了幾乎所有傳統的商業流程和環節。crmh的創建者著眼的,便是利用新出現的計算工具和通訊網絡來提高傳統的市場,銷售,和售后服務環節的效率,同時節省成本。
江之寒投送的簡歷中,沒有列出自己在國內創業的經歷,只提及了學業有關的情況,包括在沈樺倩下面參與的研究課題。也許是因為這個原因,他拿到的實習offer沒有幾個,而crmh這個offer是剛過世的老頭保羅幫忙搭線聯系的,他那時候就勸江之寒去硅谷看看,也許對以后的投資能大有裨益。所以說呢,不管在哪里,對于找工作來說,關系網還是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第一天去公司報道,江之寒考慮了一下,穿的比較正式:深藍色襯衣,黑色西褲,再配上條紋領帶。除了極少數正規的場合,他從不帶領帶,所以今天他多少還覺得有些別扭。
公司的總部,是一棟三層樓的綠色建筑。江之寒停好車,進了大門,找前臺的接待小姐說明情況。按照約定的時間,早上九點半一個叫james的經理和他有一個簡短的會談,然后大概就是領他去工作的地方和同事們打個照面。
九點三十二,一個身高六英尺(一米九)的壯漢走了出來,笑呵呵的伸出手,“丹尼爾?我是james。”
江之寒和他寒暄了兩句,james隨口恭維他,說他英文很好,從褲兜里摸出一張出入的名卡,告訴江之寒這是他的臨時通行證。正式的名卡,需要交一張照片給前臺,過兩天才能領取。
推門進到里面,坐電梯到了頂樓,james替江之寒介紹一個四十幾歲的秘書,“蘇珊蘇珊,這是公司新來的intern,丹尼爾,是uok的,和你老家一個地方哦。”他轉頭對江之寒說:“真是不巧,我臨時有個會,還有十分鐘就開始了。這樣,你先坐一坐,有什么問題問蘇珊,她在這里的資歷比誰都老。我開完會,大概十一點左右,再帶你去和同事們見個面。”也不容江之寒分說,說了聲抱歉,便起身去了自己的辦公室。
在美國,招在校的大學生進公司做intern,是很普遍的情況。有些實習生,是每周固定去幾次,但更多的是寒暑假全職在公司工作幾個月的。很多公司招聘在校的學生,主要目的是為了吸引和篩選人才。如果實習生在工作期間表現出不錯的能力和潛力,畢業以后就很容易得到這個公司正式的雇用。不管是對公司還是對大學生,這樣一個類似試用期的東西,對雙方互相了解,以及未來雙方的共同利益都很有好處。
但和國內的情況不太一樣的是,江之寒的公司在青大也招聘一些半工半讀的大學生和研究生,但說實話除了吸引未來的人才以外,更多的還是要讓他們干活兒。支付在校學生的薪酬很低,又不需要簽訂任何合同,對于公司的財務靈活性有很大的幫助。而在這里呢,尤其是在一些大公司,他們主要的目的并不是要雇用廉價的勞動力。恰恰相反,對于很多實習生,公司并不是很放心讓他們單獨去完成一些工作任務,更多的是給他們一個實踐的機會,也給公司一個考察的時期。至于交給他們的工作,更多的是一些輔助性的任務。
江之寒坐在那里,有一搭沒一搭的和蘇珊聊天。蘇珊是很典型的美國公司秘書,熱情歡快,說出口的只有好話沒有壞話。江之寒說起vansas周圍的景物,聊到去桃花溪垂釣,得到的回應總是有些夸張的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