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鋒和李威說出這番話的時候,明顯有意避開廠長謝坤還有那位負責安全的副廠長肖紅鵬,唐鋒的舉動看似是為了秘密調查,其實也側面反映了一個情況。
西陵造船廠內部很有可能存在一些問題,至少管理層的幾個人之間并不是完全彼此信任。
李威點頭,從這位部隊老領導的眼神,他能感受到唐鋒對這件事的重視程度。
造船廠的核心技術外泄,確實是大問題,這種情況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境外特工潛入,隱匿身份獲取技術信息,另外一種是收買船廠核心人員進行利益交換。
無論是哪一種,都必須盡快把人揪出來。
“唐書記,有一個人,他叫段明,差不多是在十天前進入船廠,現在人在哪?”
“段明!”
唐鋒微微點了點頭,“我有點印象,從集團那邊過來的,見過一面,人看著非常不錯,你找他有事?”
從唐鋒的表情,對于段明的身份還有行蹤,他應該不清楚。
“人應該失蹤了。”
李威清了清嗓子,“段明是國安人員,通過特殊關系進入,就是想弄清楚造船廠內部是否存在泄密的可能,他和外面失去聯系的時間是在三天前。”
“國安人員!”
唐鋒聽完看向李威,對于李威的坦誠讓他非常滿意,眼前的這個年輕人,只是剛剛見面就有一種相見恨晚的那種感覺。
“外面的人怎么確定他失蹤?里面的人是沒有辦法通過電子設備和外面的人聯系,剛剛進來的時候你也都看到了,內外兩層檢測設備,絕對不可能有意外。”
李威也問過段彬同樣的問題,因為他清楚部隊的紀律極其嚴格,軍用造船廠也是同樣的模式。
“手電光。”
李威清了清嗓子,“電子設備確實不可能帶進去,所以只能通過手電光,每晚段明都會通過手電光向外傳遞信息,手電光出現的次數還有頻率可以形成暗語。”
“原來是這樣。”
這種傳遞信息的方式其實很早之前就有,在通訊設備技術落后的年代,一些特殊任務就是通過手電光或者聲音來傳遞,只是現在通訊方式太發達,反而讓人忽略了這些傳統的傳遞信息方式。
唐鋒這個時候才徹底明白,按照李威的說法,段明是國安人員,通過集團進入西陵造船廠,想查清楚是否內部存在消息泄露或者對外利益交換,按照約定,每天晚上都會通過手電和外面接應的人聯系,但是三天前的晚上,段明沒有出現,一直到現在為止也都沒有再出現過。
李威是借著調查王凱案件的機會進來,真正目的是要查清楚這件事。
“猜測毫無意義,我帶你過去,段明身邊的人肯定有知道內情的,一個大活人,不可能就這么沒了,走。”
唐鋒也是那種做事極其果斷的人,立刻帶著李威過去,西陵造船廠的規模比李威想象的還要大,除了建造軍用船只之外,還有研發部門和后勤補給部門等等,總人數達到幾百人,內部有宿舍、食堂、醫院,就是為了保證里面的人減少外出。
“唐書記。”
“趙主任,幫我查一下,段明負責哪一塊,平時在什么地方工作?”
“行,我馬上讓人查一下。”
辦公室主任立刻讓人從電腦上調出段明的資料,為了保證段明不被懷疑,國安那邊提前為他錄入信息。
段明,三十二歲,崗位顯示的是微信息處理交換,應該是行業術語。
“在三區。”
趙主任轉過身,“唐書記,查到了,段明的工作區域是在三區,具體負責什么,我就不太清楚。”
造船廠內部人員分成三種,管理人員,就像這位辦公室主任這樣,并不要求一定是技術人員,第二種是技術研發人員,都是這方面的專家,平時進行相關技術研發,第三種就是技術工人,這些人才最關鍵,能夠將關鍵技術和實際結合,需要不斷的測試,段明的身份應該屬于第三種。
“唐書記,我把三區的負責人叫過來。”他說完拿起桌子上的呼叫設備,這是內部使用的對講設備,使用的是內頻,不連接網絡,外界信號很難干預,可以強制設定區域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