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規模調動兵力,絕不是喊上一群人趕赴到目的地那么簡單。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顛撲不破的道理。
兵馬到了,糧草卻沒跟上,或是兵馬動了,糧草出了問題,那這仗可不好打贏。
畢竟顧正臣沒給今川了俊太多時間,給他說好了一個月之后來拿十萬斤糧食,他能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里調來如此多人手,那他又能動員多少人給他運糧呢?
按照大明作戰后勤來論,一個兵至少需要三個百姓運輸補給,這還是千里以內的作戰,超過千里,需要五個百姓運輸糧草。
倭兵也是人,是人就要吃飯。
七萬人,那就是七萬張嘴巴,七萬個肚子,即便是他們出發的時候隨身帶了七日口糧,到了今日,也該消耗得差不多了吧,若是再熬上幾日,估計只能吃太宰府糧倉里的糧食了吧。
筑前這里一年到頭就維持著萬余人的兵力,儲備的糧食也就夠這些人吃用罷了,突然涌入幾萬人,儲備的糧食又能維持多久?
興許今川了俊想的是,只要堅持到打贏明軍就夠了,但顧正臣不打算讓今川了俊得逞。
很快,審訊結果出來。
趙海樓指了指輿圖,道:“筑前糧倉有兩個,一個是北倉,一個為中倉,其中以中倉最大。北倉位于太宰府北面的筑前國寺西面,中倉位于太宰府內觀音寺的東面,距離外城墻不到八十步。”
朱棡疑惑:“這群人為何將糧倉放在寺廟旁邊?”
顧正臣笑道:“想來是希望借佛保佑吧,不過這也方便了我們做事,端了這兩個糧倉,看看今川了俊還能硬氣多久。”
鄧愈對顧正臣的安排很是贊同。
沒了糧食,吃不飽飯,一般軍隊自然也就沒了戰力,不攻自破可欺。
只是——
鄧愈提出了一個問題:“城外的南倉好辦,以將士的偽裝、潛行能力來論,不難燒掉,可城內的中倉如何端掉,軍士入不了城。”
顧正臣含笑,看向趙海樓:“我記得岸上有不少竹子,給我砍一些過來……”
太宰府。
今川貞臣走入房中,對今川了俊低聲道:“父親,山內氏說,他的人失蹤了兩個。”
今川了俊眉頭微皺:“失蹤多少人了?”
今川貞臣盤算了下:“自三日之前突然有人失蹤,到今日,已有二十四人不知所蹤,志賀島、石筑地、密林、大野城外、基肄城外、太宰府城外,皆有報告失蹤之事發生,哪怕我們已經提高了警惕,可一夜過后,總有人不見。”
今川了俊攤開輿圖看去,搖了搖頭:“這群明軍確實很厲害啊,竟能悄無聲息潛入到太宰府、大野城、基肄城附近,看來我們的基本部署被那顧正臣看穿了。”
“那我們是不是需要改變策略?”
今川貞臣問道。
今川了俊冷笑兩聲,直道:“看穿也無濟于事,想要來太宰府,只靠著幾個來無影、去無蹤的刺客是不可能做到的。傳令下去,無論日夜,軍士出行必須十人一組,哪怕是撒尿,也要組隊去,莫要給明軍可乘之機!”
今川貞臣點了點頭,剛想轉身,想起什么,問道:“父親,各護國、家督、城主等雖然帶了人手前來,可他們的糧食基本用盡,現在已開始取用中倉、南倉糧,可按照我們的盤算,這些糧食并不足以支撐如此多人吃一個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