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止住了起伏的思緒,道:“顧正臣不是瘋子,他很清醒,所以,朕相信馬克思的預,或是說,朕相信馬克思看到的未來是真實的!顧正臣現在做的,很可能便是為了永絕后患,護我大明之事!”
朱標上前一步,雙手緊握:“所以,顧先生一直在為大明的未來消除危患,他的心思,他的所作所為,全都是為了大明國祚。他這些年來的開大海,興航海貿易,大遠航,南征北伐,還有當下的東征,也都是為了國富民強,避免未來可能發生在大明或是中國身上的苦難?”
朱元璋沉默了。
顧正臣是個很奇怪的人,他為大明做了很多事,也為大明培養了許多人才,包括皇子、皇女,帶來了新學,也帶來了許多新事物。
如此種種,自古以來,從未有之。
現在可以斷定,新式火器、蒸汽機、鐵路、青霉素、熱氣球等等,必出自于未來。
這個未來,可能是未來百年,也可能是未來三百年,甚至是五六百年!
他一直都在努力,努力將未來可以使用的東西拿出來,以支撐大明,推動大明走向富庶、強大!
目前來看,他的心思,很純粹。
但未來之說——
這很令人不適。
尤其是,被公開的未來之,令人不安。
這種未來之說,一旦被拿出來用作其他事宜——
朱元璋發現自己的思緒又亂了,抬頭看向朱標,道:“不管他的目的如何,可這番未來之,總歸難以取信于天下人,文武群臣,地方官員,多少人都心懷怨,對抑兼并多有不滿。”
“如今這些人,一定會借此事大做文章,而這一次,他們握住了正義,拿著天道,你知道這意味著什么吧?朕——也不好與所有文武為敵!”
朱標眼神中滿是憂慮:“所以,顧先生謀劃西洋,設置轉口貿易,本來就是他的退路?”
朱元璋想了想:“興許吧。不過他不能一走了之,尤其是不能去西洋。他離開了大明,便是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朕想尋他都不容易,你想用他,也未必能用得了。”
朱標認可這番話。
以顧正臣的本事,以古里、柯枝等地那個至關重要的位置,顧正臣完全可以憑借手中的“私兵”建立一個國家出來,到那時,他就不是大明的臣子了。
這個結果,是朱標不能接受的事。
父皇開天下,筑盛世之基,那自己的使命便是開創真正的盛世,朱雄英的使命便是讓盛世更上一層樓!而在這樓越來越高時,朱標需要顧正臣輔佐,需要他的智慧,也需要他的見識!
他不能走,這是底線。
但顧正臣不出海,可這次風波如此之大,文武官員彈劾不斷,人家彈劾得還沒錯。
這種情況下,顧正臣東征凱旋后想留在金陵,難。
朱元璋起身走向輿圖,緩緩地說:“其實,朕倒有個好去處,可以安排他走一趟。既能避避風頭,也能做出一番事來。這個地方,他也在留了后手……”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