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邊周主任也興奮的點頭。
這大家伙,要是造出來真能飛起來。
那就厲害了!
一次性可以給前線運送不知道多少物資!
趙大帥看見這個大家伙,那還不得激動的跳起來?
參觀結束后,張院長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
他原本以為運20項目會面臨諸多困難和挑戰,甚至可能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
但通過這次實地參觀,他親眼目睹了運20項目團隊的實力和努力,看到了那些先進的技術和精湛的工藝。
他意識到,龍晨帶領的這個團隊正在創造一個奇跡,他們不僅打破了傳統觀念的束縛,更讓大夏國的航空工業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從基地出來。
周主任問張院長的心情怎么樣。
張院長有些慚愧的說,“看來我真的是小看了龍晨和他的團隊,運20項目必將成為我們大夏國航空事業的一座里程碑……”
“但是,就目前眼下的需要,運20這種摸著石頭過河的大型運輸機,恐怕并不能做到隨時都可以起飛,甚至在戰場上使用的效果,我們的伊爾-14仿制機項目,依舊要正常進行。”
周主任點點頭。
他也是這個想法。
雖說龍晨從來沒有讓他失望過。
但凡事都不能靠賭,前線運輸能力告急,后方必須馬上想辦法解決。
運20固然是個很美好的期望,可一旦到時候無法正常起飛,或者無法在戰場上使用,那將會對前線的戰況造成很大的延誤。
所以原創機型和仿制機型必須兩步走。
……
張院長回到航空工程院學院后,繼續帶著人對伊爾-14的仿制工作卻全力以赴。
他親自坐鎮指揮,組織專家團隊對每一個技術細節進行反復研究和打磨。
“我們要確保仿制機的性能與原版無異,這是我們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的重要一步。”
張院長在項目會議上強調道。
日子一天天過去,伊爾-14的樣機建造工作都進入了關鍵階段。
這期間,兩個項目團隊都被中部地區的大領導們叫過去,因為現在雙方都在搞運輸機,可是誰的更厲害,大領導們很想知道,而且大領導們還叫了不少專家過來。
運20和伊爾-14仿制機兩個項目團隊齊聚一堂。
林朵朵胎體龍晨出息,首先介紹了運20的設計理念和目前的進展情況。
“運20采用了全新的氣動布局和先進的材料技術,旨在實現更大的運載能力和更遠的航程。”
她的講解清晰明了,引起了不少專家的興趣,但也有一些人面露懷疑之色。
隨后,航空工程院的專家介紹了伊爾-14仿制機的情況。
“我們嚴格按照原版圖紙進行仿制,對每一個零部件都進行了精細加工和質量檢測。”
他們展示的成果確實令人矚目,伊爾-14仿制機的各項性能指標都與預期相符。
會議進入討論環節,雙方就技術難點、創新點等問題展開了激烈爭論。
支持運20的專家認為,雖然風險高,但一旦成功,將使大夏國航空事業實現質的飛躍。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