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昕牙關緊咬拿著那塊絹帕,“我娘說他是虛情假意”
“月和夫人也是被蒙蔽了。”陳班班無奈地搖頭,“先皇與夫人一直都在提防對方,從不曾敞開心扉,等到都發現心意之時,已經為時太晚有一個人能證明!”
眾人都一愣,抬頭看老公公,像是問誰能證明?!
只見他往外看了看,門外的院中,站著一個高大的身形。
眾人仔細一看,就見是小包福和羅鳶兩人扶著身體還有些虛弱的玄悲方丈。
玄悲方丈緩緩走入書房之中,身子往前微傾,雙膝跪倒,趴伏在落歆夫人眼前以頭搶地,“公主,是我,是我誣陷了月和夫人,也誣陷了先皇!”
落昕呆呆坐在原地,張大了嘴,過了良久才問出口,“你們誰說的是真話,誰說的是假話?”
眾人無不搖頭,想當年她還是個幼童,宮中之事爭權奪利,最后犧牲的,往往就是她這樣最無辜的小孩兒。這落歆夫人為人心狠手辣,為了復仇行事瘋狂,也是從小被仇恨所蒙蔽
太后的突然到來,還帶來了先皇的手諭,讓當年的內廷斗爭更加浮上水面。
落昕原本已經答應白玉堂老實告訴包拯當年事情的原委,如今易受刺激,便大哭起來。
緋影等幾個女影衛都來照顧,帶她到一旁坐下休息。
如果太后和玄悲方丈所說之話都屬實,就代表落昕那股用以支持自己活下來的恨意已經變得可笑之極,且完全沒有存在的必要。同時,她多年來為了復仇所做的努力,也變得毫無意義!
包拯回到書房之中坐下,讓太后等人也都落座,看站在書房中央的玄悲方丈,“大和尚,當年之事,你似乎知道得更明確,說來聽聽吧。”
和尚長嘆了一聲,“貧僧才發現,離了這世俗入了佛門,也并不能切斷前塵往事,做過的壞事,不會被菩薩所寬恕。”
“你球菩薩寬恕什么?”龐吉冷笑一聲,“為何不求被你害過之人寬恕,真是本末倒置,可笑至極!”
包拯看了看龐吉,一挑眉,像是表示肯定老龐,總算說了句人話!
“貧僧原本姓布,單名一個麓字。”大和尚話一出口,陳班班便跳了起來,“你是布麓?”
太后不解地問,“布麓是誰?”
“回稟太后!”陳班班小聲說,“布麓是當年禁軍中的一個統領,當年當年就是他與月和夫人傳出私情,從而惹得先皇勃然大怒。月和夫人也犟,覺得先皇不信自己,就說要走,先皇才會一氣之下,才將她關起來,最后釀成慘劇。”
眾人皺眉,一起轉眼看玄悲方丈,原來這就是始作俑者啊。
和尚在小包福的攙扶下坐下,跟眾人講述了當年事情的真相。
二十多年前,先皇趙恒偶爾得知了一些關于太宗時期,琴姬遺寶的線索,便是那古沉船的故事。他想要找到那些寶藏,于是派人四處打探線索。
一次,幾個影衛在江南的一家典當鋪中,發現了一塊金飾,就是史書記載中的那塊鎏
鶴翎。
通過當鋪掌柜的,影衛們找到了典當之人,正是月和夫人。
趙恒聽了她彈琴,就知道必然是與當年琴姬有些關聯的,于是將她接入宮中,假意疼愛,想要從她口中,打聽到當年寶藏的線索。
可世事難料,相處的久了,趙恒對她生出情愫來,就想納她為妃子。只可惜當時太后極力阻攔,只好將她藏在西院。
布麓當時是禁軍的一個統領,年輕能干,很受趙恒器重,但是他本人卻對趙恒很不滿,覺得他懦弱無用,對外族退讓,害怕打仗。
一次偶然的機會,布麓結識了李冉伯,李將軍,那是當年鎮守邊關的名將之一,而且據說他是唐王李世民的一個后世子孫,在軍中很有些名氣。
李冉伯與布麓交往了一段時間后,就帶他加入了一個教派四葉教。
四葉教,是一些好戰武人自發組織的一個密謀推翻大宋,重興大唐的教派,李冉伯就是教主,布麓知道,此人野心勃勃,想要稱帝。
可同時,他又覺得李冉伯非常能干,霸氣、機謀、果敢等等各方面都強出趙恒數倍,于是布麓便也忠于他了。
得知趙恒接了個琴姬回來,四葉教也覺納悶,后通過幾個宮中的細作一查,才知道其中奧秘。李冉伯便起了想要得到財寶的心思,有了這批巨額財富,就能用于擴充軍備,到時候發兵造反推翻了趙恒,他就能登基為王!反正他趙匡胤的江山也是搶來的。于是,李冉伯就設計了一條毒計。
趙恒在與月和夫人的長期相處之下,已經情深意濃,又逢月和夫人產下一個極可愛的小公主,趙恒更是對她們母女疼愛有加。
可月和夫人對人非常提防,因為她怕對方另有所圖,在她漸漸對趙恒敞開心扉之時,卻聽到了一些閑閑語。有幾個宮女太監在背后議論趙恒利用月和夫人之事,被她聽到,久而久之,便生出不信任來。
某日,月和夫人遇襲,布麓正好救了她,被趙恒看見,心中生疑。這時,又有人對趙恒添油加醋,說月和夫人行為不檢,與趙恒有奸情,連小公主都可能是孽種。
趙恒派人監視布麓,得知他胳膊上有月和夫人的人像紋身,便妒火中燒,其實這就是李冉伯的計策。
他派人殺布麓,布麓逃跑的時候,殺了法光寺的玄悲和尚,自個兒剃了個光頭假扮他,逃過一劫。當時法光寺也在李冉伯的控制之下,因此沒有被人發現。
另外,殺害玄悲和尚的時候,布麓還無意之中發現了開封城下很多的下水道都是貫通連接的,他便與李冉伯商量,訂好了將月和夫人接出宮的妙計。
趙恒畢竟是薄情寡性之人,得知月和夫人不忠,便對她很冷淡了。但事情畢竟沒有查清楚,他也不能殺了那對母女,就命人接著查。
月和夫人則是誤會了。她原本就怕趙恒是為了寶貝才和自己在一起,如今見他越來越冷淡,就以為是因為問不出寶藏所在因此疏遠自己,便更加傷心。
這時候,宮中有傳說趙恒對這母子生了殺心,果然不多久,就傳說如月公主被溺死的消息,其實是布麓和李冉伯設計,將小公主帶了出去。
月和夫人痛失愛女,本想自盡,布麓突然出現,告訴她公主沒死已被救出去了,問月和夫人肯不肯一起走,趙恒已生殺心,不走必死無疑。月和夫人一聽女兒沒死,又恨趙恒不念親情,便有了那一場跳井自盡的假戲。她被布麓接出皇宮,住在了陰山村里。
這陰山村,是四葉教的一個據點,李冉伯將四葉教成員的一些家屬安排在這里。得知他們是唐朝舊部,再想到自己祖上與唐王的關系,加上她對趙恒的恨意,便加入了四葉教。她說出眾多藏寶地點中的一個,挖出部分寶藏,準備籌劃叛亂。
可天有不測風云,趙恒查清了李冉伯叛亂之事,將他處死,四葉教黨羽一并斬殺。他也知道自己錯怪了月和夫人,可再找已經找不到人了,懊悔不已。
在隨后一場對四葉教的清剿浩劫之中,不少官員紛紛落馬,唯一逃過一劫的就是法光寺和山陰村的眾人。大家也沒了再謀亂的心思,就這樣安靜地生活下去了。
不久,月和夫人因為長期郁郁寡歡,離世了,只留下了年幼的如月公主,改名為落昕。
所謂匹夫無罪懷璧其罪,那些村民早就知道自己手里囤積了大量的寶貝,總有一天要招來殺生之禍,就在后山挖了洞,準備事到臨頭的時候用來避難。而大難臨頭那一天,還真的就來了。
(百度搜索)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