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跟著你們二嬸嬸一道來。”
姐妹三個乖巧福禮,在場的過來人心領神會,王氏笑著對公主說府中已經在準備午飯,邀請公主用過午飯再走,公主應下了,緩緩起身,“今日太陽不算毒辣,聽聞侯府的花園精巧有趣,還請二少夫人陪我走走。”
老太太也起了身,帶著和藹的笑叮囑辛安好好陪公主,“我這個老太太就不湊這個熱鬧了,公主有任何需要盡管吩咐我這孫媳婦,這孩子最是周全。”
公主從進門到現在半句不曾提及陶怡然,更不曾提及侯府添丁之事,連帶來的禮物都沒關于孩子的,她雖剛回京,既然來侯府便不可能不提前知曉侯府的事,今日的態度已經十分明顯。
老太太更不能主動提及,讓公主尷尬于侯府無益,她厚顏說了這么多話已是盡力了,只能帶著遺憾離開。
王氏拉著趙氏張羅中午的席面,辛安領著金鳳和三位姑娘陪著公主逛園子,金鳳眼中全是激動之色,但也沒亂了方寸,主動承擔起了茶水點心的活兒,全程也不多,只在一旁陪著。
“聽聞辛家在淮江也是大族?”
永安公主對辛家比較有興趣,主要也是張睿告訴他辛家的飯多好吃,花樣有多少,房子也極大。
“若說人口那的確是大族。”
辛安并不避諱談及自己的娘家,相反,說起辛家她的神色就帶著一股子驕傲,“但若是說底蘊,是擔不起‘大族’兩個字的。”
“家中世代從商?”
“是。”
辛安請公主到涼亭落座,“我曾爺爺年輕那會兒聽說販鹽賺錢,便尋了路子,一族的人給湊了三百兩銀子當本錢,走一趟能賺三十兩。”
“利潤很高。”
辛安笑道:“是以便一直做販鹽的買賣,從鹽場拿鹽到別處城池去擺攤,往來的路上順帶幫人帶點貨物賺個茶水錢,漸漸地一大家子就開始做這個買賣,到了我爺爺那時族中各家幾乎都成了跑商。”
“往來有風險,在一次遇到劫匪錢貨兩失后我爺爺便覺得跑商并非長久之計,便集全族之力買鹽引,成為了正兒八經的鹽商。”
“到了如今也是以我爹為首,族老坐鎮,其余叔伯兄弟全力撐著家族往前走。”
和是辛家發家史,是辛家人的驕傲。
永安公主對辛家又有了新的認知,“古往今來但凡上下一心便未有辦不成的事,無論是當年傾囊相助威遠侯一戰斗還是如今為西北戰事募捐齊上陣,都能看出辛家人的遠見和魄力,往后只會更好。”
辛安笑的眉眼彎彎,“無論辛家如何齊心壯大,根基便是家國安穩太平,若非皇上執掌天下與民休息,辛家也就沒有今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