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便是婚內空曠,便要在外面尋些安慰。
可是瓊娘如今也太是墮落,就算找也找得稱頭的,觀她對面那男子,雖則模樣俊俏,可是滿身的江湖氣,一看便不是個好人,八成是生意場上結識的,只憑幾句甜蜜語討得了婦人的歡心。
這么想來,瓊娘與自己成婚多年,卻從來沒有與人幽約私會之時,最是謹慎守禮,由此可看,她與自己還是有著真情的,只是當初崔萍兒的事情太叫她心傷,今世重活,一時意氣用事,才會做了錯誤的選擇,只怕成婚之后便是后悔不迭,無處慰藉,卻不知她午夜夢回時,會不會后悔自己當初的抉擇?
他這邊胡思亂想,何若惜那邊也是心中有所定,只抬頭問向尚云天:“不知尚大人有何建,且說來聽聽……”
一時二人如何商議“緣分的續接”暫且不提。
瓊娘與公孫二姑娘告別后,只覺得心情頗為敞亮。
也算是上蒼相助,藥市開市在即,算上船程和采買的時間,來回折返比朝廷周濟要快上許多。而且藥市藥價普遍較低,算上船程費用,瓊娘就算已比藥店低的價格來售賣江東也有的賺。
至于要先抵押貨款的事情,瓊娘覺得給自家男人一時墊付也是應該的,最起碼瑯也不會如曹家軍一樣,克扣了她的藥款不是?
回去之后,她便將自己打探到的說給瑯王聽,瑯王原本并無異議,可是聽說她要親自去選購,立刻不同意道:“那路程說近也不近,你親自前往,若是路遇匪徒怎么辦?不準去!”
瓊娘猶自爭辯道:“此番進貨關系三軍將士的安康,我不去怎么,萬一出現紕漏了該怎么辦?”
瑯王伸著胳膊將她拽歸來,摸著她的嫩頰說道:“你能想出藥材的出路,已經解了三軍的燃眉之急,哪里還需要你去親自奔波,難道你嫁本王時,便是做了鞠躬盡瘁的準備?要你做生意,是因為你愛聞那銅臭,不摸著錢銀,便睡不踏實,是以讓你可著性子的玩玩,難道本王還真不濟到要讓妻子四處為本王打點前程?”
瓊娘一怔,其實在她的固有認知里,為丈夫打點前程,乃是應當應分的,就連前世里的尚云天也是從未有阻攔過她為他的前程百般張羅,只不過感動時,會許下承諾——來得他日富貴時,絕不辜負娘子的一番苦心云云。
現在想來,自己日夜操持,以至于尚云天后院空虛,有了納妾的借口,而自己的一雙兒女也疏于愛護,以至于感情減淡,還沒有奶娘來得親厚。
這么細細想來,真是傻得可以。可是慣性使然,自己嫁給了瑯王后這等子愛操心的毛病還是一時改不得,不知不覺便又像前世一般細碎地操心忙碌上了。
不過瑯王的這一番話,不論是真情假意,聽了著實讓瓊娘心內一陣的感動。
最起碼,瑯王并不如尚云天一般,認為做妻子的為自己的前程富貴忙碌是理所當然的。
他雖然有時不甚看得起婦人,語間,滿是輕蔑之意。
但是若不聽他說的混賬話,不去想他那倒霉兇險的前程。
這婚后的日子,瓊娘不得不承認可比前一世的姻緣要過得舒心暢快多了。
是以,瓊娘想了想,便是聽從瑯王的話,安守在他的身邊照顧著他。至于那押船一事,倒是有人毛遂自薦。
那便是公孫家的二姑娘。
其實上次瓊娘去酒樓時,便發現,那酒樓裝潢得甚是排場,但是菜品走得確實大路貨的量大肥膩,菜味也不甚爽口。
瓊娘本來就是食齋起家。也算是行家,當是心里就暗自搖頭。
做酒樓生意的,便是要先想好要招待的主要客源,是三教九流船夫走卒,還是達官貴人華衣富商。
可這公孫家的兄妹也許是剛改行的緣故,放下了屠刀,拿起了菜刀,卻不諳菜館的經營之道。手頭拮據些的人,看見那酒樓的裝潢精美華麗,便下得不敢入內;而錢銀不缺的吃了后,又會嫌棄菜品不夠精致。
兩廂矛盾,這酒樓的生意便不上不下,甚是蕭條。公孫二姑娘眼看著兄長前幾年的積蓄日漸空蕩,心內也是焦急,所以前日聽聞了瓊娘的打算后,便毛遂自薦,想要替瓊娘押鏢走船。
作者有話要說:團子現在要吃輔食了,今天是南瓜拌米糊,吃的時候像老虎,眼睛大了一圈,手腳亂蹬,嘴里還急得直呼呼,表示:這么好吃的東東,為何才給朕呈上!!??
_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