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便是徐冰的喜日。
早起宋澈去了衙門,徐瀅一面挑了些文房四寶并扇墜兒什么的送去給楊葉楓,一面在府里整理下晌去崔家赴宴的賀儀。因想起楊葉楓留在京師過年,介時勢必得往楊家那邊送些年禮過去,又交代流銀去徐府問楊氏楊家還有哪些長輩,她這個外孫女自然也得隨一份禮的。
徐府她今兒是不會再去了,她并沒打算親自回徐家給徐冰長臉,崔家這邊端親王不去,她和宋澈卻不得不去崔家應個卯兒,按宋澈的話說是當初崔家不是算計過她嘛,這次她就以親王府世子妃的身份去惡心惡心他們。
徐瀅當然不反對,馮清秋都嫁過去兩個多月了,她還得去檢驗檢驗戰斗成果呢!崔家不鬧起來,崔渙的口就不會開,他的嘴不開,當年的那點事又怎么才會大白天下呢?
因知徐家今兒忙,因此流銀帶著東西趕早到了徐家,徐鏞正在院里練劍,而楊若楓則搬了張板凳托腮坐在廊下看得津津有味,新換上的銀白窄袖的袍子襯得他愈加面如白玉,而那披落下來的發絲落在肩頭,又襯出他儒雅里帶著幾分俏皮的氣質。
楊家來了這么一號人物的消息也早就傳到了老太太和徐少澤耳中,雖然母子倆已然不會對三房的來客感到太大震動,但是楊家來人還是讓他們吃了驚的,前后十年里楊家就沒正經派人到過京師,雖然偶有書信。也屬鳳毛麟角,如今倒是還遣了子弟進京來了!
不管怎么說,禮數還是要到場的。早上徐老太太見了楊葉楓,徐少澤也給賜了見面禮。
等到見過葉楓那人品形貌,又各自都不由后悔,早知道楊家還有這么出色的晚輩上徐家來,當初徐冰就根本不應該急著訂崔家呀。楊氏雖然目前沒有子弟出任京官,但他們在朝中地位卻仍是難以撼動的,只要他們家子弟出仕。總歸動靜不會小。
因此又還猜測著或是為著提前鋪路而來。
這樣就更是遺憾了。
但想也是白想,這里花轎都已經到了半路,再好的后生那也是別人家的了。
三房倒是不知道他們心里打的這算盤。楊氏輾轉了一夜。對于楊沛派遣子弟進京看望她這個妹妹總算是逐漸接受了,早上起來精神抖擻,親自下廚做了一堆好吃的給葉楓,一面問著他楊家這些年的大小瑣事。一面暗地里又不住地感慨。
徐瀅出閣后她心里正覺空落。如今竟來了個娘家侄兒作伴,那心里頓時又充實些了。
徐鏞望著她對葉楓噓寒問暖,心里卻說不上什么滋味,倒不是他吃醋,而是他始終沒弄明白這家伙到底對他以及宋澈和商虎他們懷有什么企圖?要是他小小年紀不學好,他到底要不要將他捆起來送回江南去?
然而不管他怎么提防戒備,這家伙總是渾然不覺,“表哥長表哥短”地叫。早上在廊下看他練武,還跟著他到他書房里摸他的寶劍兵器。問長問短的,煩人得緊。但偏偏又還夠不上他給他甩臉子的程度,那笑起來跟小太陽似的一張臉,真沒人忍心讓他難堪。
好在府里要嫁徐冰,他早飯后就出了三房,倒是成功避開了他。
再說流銀跟楊氏打聽楊家長輩,楊氏思索片刻,卻是淡淡道:“讓她只備老太太的就成了。”
流銀照原話回來回了,徐瀅自然照辦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