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層我倒是早就已經考慮到了。”
徐瀅深吸一口氣穩住激動的心情,說道:“老夫人既然答應配合,那么我想只要沈家能夠出具一份沈先生生前留下的字據證明,這件事便不會有什么問題了。”
沒有人會懷疑沈昱的話還有假,世間能夠替失貞的妻子養下她與別人的孩子能有幾個呢?
他生前出具的字據,將更有可信度。
“字據?”老太太滿臉不解。沈昱已經死去三年,哪里還拿得出什么字據。
徐瀅這才解釋道:“與我同來的楊公子是我的表弟,他臨的一手好字畫,老夫人只要拿出沈先生生前墨寶讓他看一看,他定能臨得九成似!”
老太太釋然,半刻道:“您說的這位楊三公子,可是楊沛的三公子?”
“正是。”
蘇州離湖州并不遠,同為望族的兩家恐怕還偶有往來。
這次因為楊峻而鬧出這樣的事,真正讓人尷尬至極。
老太太果然短淺地哦了一聲,不再做聲了。
這里商議妥當,接下來的事就迎刃而解了。
看得出來沈老太太是位豁達的長輩,回到正院之后幾乎已經看不到她眼里的痛色,徐瀅心下也是黯然。在眼看著葉楓臨完了沈昱的字跡之后,老太太暗暗點頭,之后起草了一張字據讓他照寫,居然真到了以假亂真的地步。
隨后老太太便就召集沈家各房老爺太太們將沈曼的身世公布了,公布的起因是因為京中有人借楊峻之死大肆渲染沈曼乃是衛氏與人通奸所生。沈家不能承受其辱。因此須著一人帶著沈昱親筆所寫的字據進京面圣澄清事實。
字據乃是用存了三四年的舊紙書寫,再往火上微微薰了一薰,沈昱過世也不過數年時間。沒有人懷疑。
但沈家上下還是驚呆了。一是驚訝于沈曼居然不是沈昱與衛氏所生,對于衛氏當年郁郁早逝忽然多了層理解。二是居然還有人用這么惡毒的謠來攻訐沈家,以及沈家小姐的清譽,自然令人忍無可忍。何況沈曼還是基由朝廷安排刻意去為國除奸的。
于是縱然有人心下里還是存著些許疑惑,比如說為什么非挑中沈曼去殺楊峻,又為什么楊峻會相信沈曼,但有了老太太親口為證。又還有沈昱生前留下的親筆字據,顯然一切疑慮都不成為疑慮了。
這里辦妥之后,徐瀅這一行是日便就與沈二老爺啟程回京。
半路上停靠驛站的時候。程筠到底忍不住跟落單的徐瀅道:“你知道老太太一直不離手的佛珠是誰送的么?是曼姐兒在她六十大壽時送的,是她親手跟檀珠師傅學做的。”
徐瀅訥然。
這幾****見的沈老太太,的確佛珠不離手,而那串佛珠既是沈曼送的。那她又為什么直到最后也還拿著不放?
回想起她在天井里提及沈曼的那番硬梆梆的話。她忽然從中又嗅出些別的意味來。
這位老太太,她心里或許并沒有她所認為的那么硬吧?
不過這已經超出她所關心的范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