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云的性格,骨子里是驕傲的。
這種驕傲,不僅僅因為他自己的地位或者是父親沈振山的地位和職位。
真正讓他保持驕傲本色的,是因為沈青云很清楚,自己跟其他人是不一樣的。
畢竟沒有哪個人像自己一樣,有機會人生重啟,有機會走一遍不同的人生路。
這種情況下,刻在骨子里的驕傲,讓沈青云在任何時候對待任何人都不會有所謂的低人一等的感覺。
無論對方是什么身份,在沈青云的眼里,其實都是一樣的。
之前在遼東省,面對王文杰、周英杰這些省部級的大佬,沈青云從來都沒有低。
所以。
現在面對程千里,沈青云更不可能表現的低三下四。
更重要的是,這位程書記一副替沈振山教訓沈青云這個兒子的姿態,這讓沈青云非常的不爽。
說句不好聽的,你程千里自己的兒子屁股不干凈,你在我這裝什么?
都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沈青云看來,最起碼程千里這個時候不應該找自己談話,而是應該好好管教一下他的寶貝兒子程文俊。
事實上。
程千里現在心情也很不爽。
他沒想到,沈青云面對自己的時候,還敢說那樣的話。
要知道,自己可是他的領導,結果這家伙一點上下尊卑不講,居然用那種話來諷刺自己。
真是太狂妄了!
這就是此時此刻程千里對沈青云的印象。
在這個世界上,有兩種人最喜歡被人哄:一種是孩子,還有一種就是領導。
孩子的年齡越小,領導的級別越高,對此的依賴程度越大。
從這個意義上說,像皇帝這么高級別的領導,當然更應該獲得跟小孩一樣的待遇:需要人們對他們進行拇指教育。
尤其是當他們感覺自己很辛苦才做對一件事的時候,更需要人們用有形和無形的糖果獎勵他們。
程千雖里然不至于那樣,但是習慣了整天被人服從的他,聽到沈青云剛剛那番話,心情是相當不爽的。
“你說的也有一點道理,不過還是希望你能記住過剛易折的道理。”
程千里看了一眼沈青云淡淡地說道。
說著話。
他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卻沒有再說什么。
端茶送客的道理,沈青云當然明白,他也沒有廢話,懶得理會程千里。
起身對程千里客客氣氣的說道:“那我就先回去了,程書記,不打擾您了。”
“好。”
程千里點點頭,不復最開始的時候那種熱情的感覺了。
都說道不同不相為謀,很顯然沈青云這個年輕人跟自己是兩類人。
在程千里看來,要成就一番事業,要當一個人上人,就不能太愛惜自己的羽毛。
在這個世界上,面子是一種奢侈品,只適合有地位的人去講究,不適合窮人消費。
你固然可以在內心堅守人窮志不短的原則,但你沒必要把這個原則時刻掛在臉上。
甚至可以說,對于一個一無所有的窮人來講,不要面子恰恰是他唯一可以憑借的資本。
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一個人,還是一個國家,當生存出現危機的時候,討論尊嚴實在是一件很奢侈、很可笑的事情。
不過。
也正因為沈青云的姿態,程千里在心里面對于沈青云的評價倒是低了幾分。
因為,這個年輕人的城府顯然比一般人淺得多。
在程千里看來,心里藏得住事的人,就有可能是會做事的人。
這個充滿機心、詭詐和權謀的世界上,聰明外露的人八成是笨蛋,而善于裝傻的人往往才是真正的智者。
沈青云雖然不一定稱得上是智者,但他在自己面前連情緒都沒辦法隱藏,直接跟自己翻臉走入,這種狀況,讓程千里對他,反倒是沒有那么擔心了。
經濟學中有一條著名定律叫劣幣驅逐良幣,意思是當那些低于法定重量或成色的劣幣進入流通領域后,人們就傾向于將良幣收藏起來,用劣幣去交易。
最后,劣幣的流通量越來越大,就會把良幣驅逐出流通領域。
在政治領域中,這個定律其實同樣適用。
當君子和小人同在官場上時,君子凡事只考慮公共利益,因此必然不善于自我保護,并且容易得罪人,最要命的是得罪領導。
而小人不管干什么都一意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因此更諳熟利益交換的原則,自然就容易討人喜歡,尤其是討領導的喜歡。
久而久之,小人的勢力就會越來越大,君子的空間則會越來越小。
最后,君子只能被小人驅逐。
而在程千里看來,沈青云就屬于那種君子。
他是個好干部不假,但問題在于剛強者易折,皎皎者易污。
沈青云為人處世的原則性太強,手段太硬,執行力太猛,所以必然招致反對派的強烈反彈和極力打壓。
此外,沈青云的理想和價值觀與現實存在太多抵牾,可他偏偏又寧折不彎,所以必然在堅硬的現實面前撞得頭破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