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設不怕有人告自己,這年頭,有些事情想要擺到臺面上來,都得本事找到管事的人才行。
人人都知道衙門口沖哪里開,可當發生各種事情的時候,有幾個老百姓敢去告官?
開什么國際玩笑!
老爺跟百姓們可不是吃一鍋飯的。
他真正擔心的,是李德良等人來者不善,目標不是什么兇殺案,而是自己。
但幸好,看樣子自己的擔心有點多余了。
這幫人的表現,可不像是針對自己的。
當然了。
老奸巨猾的高建設沒有完全放心,接下來的幾天時間里,他讓丁青華陪同李德良等人查案,美其名曰服務到位。
說白了,目的就是為了監視他們。
李德良卻不在意,照常帶著人在龍輝縣周圍轉悠,考察現場,走訪調查。
甚至還專門把那些村民都叫來詢問了一下。
轉眼間,一個星期的時間過去了。
李德良等人走訪了被害者所在的村子,基本上把該見的人都見完了。
看著他們公事公辦的樣子,高建設總算一顆懸著的心,放了下來。
………………
在魯迅先生的筆下,農民是麻木的、愚昧的、失去了希望的,在趙樹理的筆下,農民是樸實勤勞、積極進步的,在沈叢文的筆下,農民是善良可愛、熱情浪漫的。
從文學作品的各種描述來看,農民的形象似乎千面百首,可實際上哪有那么些變化,無非是人性在不同環境中的反映罷了,羨慕和嫉妒本就是一體兩面。
同樣的道理,畏懼和勇敢也是一樣。
有人被逼上絕路敢舉報高建設,那也就有人哪怕被打斷雙腳也不敢去告狀。
沈青云也好,李德良也罷,都明白這個道理。
“老板。”
林平安跟在沈青云的身邊,低聲說道:“咱們打聽了這么久,是不是該回去了,我擔心您的安全問題。”
“是啊。”
高懷恩也點點頭道:“要不咱們還是先回去吧。”
沈青云聞頓時笑了起來。
原本他們是打算去找李德良的,但沈青云臨時又改了主意,帶著他們又繼續調查了幾天,核實了一些材料上的案子。
這些天他們一直在不停的進行暗訪,倒是收集了不少關于高建設的證據。
只能說,這位高局長在龍輝縣確實有些能量,幾乎已經達到了一手遮天的程度。
而對于他這種行為,林平安也好,沈青云也罷,都厭惡的不得了。
年輕人身的上總有一種天真的偏執,對于喜歡的,他們會捧到云里,對于厭惡的,他們也會踩到泥中。
高建設這種人,在公安隊伍里是害群之馬,在干部隊伍里是一條魚腥了一鍋湯。
其實沈青云理解他的一些行為,但無法理解他魚肉鄉里的做法。
往上爬無可厚非,官場當中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表面上或許對領導唯唯諾諾,背地里怎么想的只有鬼知道。
其實身處集體當中就是如此,每一個人都不愿意聽從別人的安排,畢竟越來越習慣服從的話,就會越來越抹殺自己的個性。
但問題在于,高建設的這種做法,在沈青云看來,屬于是完全不顧下面老百姓的死活了。
“走吧,回去。”
沈青云想了想,對兩個人吩咐道。
聽到他的話,不管是林平安還是高懷恩,都長出了一口氣。
他們倆現在整天都提心吊膽的,
原本以為在省公安廳坐辦公室很幸福,可怎么都沒想到,這位沈廳長居然喜歡下基層。
攤上這樣的領導,身為下屬的他們真的有點心塞啊!
其實在官場或者職場當中,對于一般的人來說,對于領導都沒有什么好感,因為下面拼命,上面邀功,下面盡職,上面升職,大多數都是這種格局。
而且領導的藝術向來是鞭打快牛、能者多勞,干活的是干活的,除了干活的,還有心腹和溜須拍馬的,最后就是背鍋的和可有可無的。
遇到升官發財的事,領導首先考慮的是心腹和溜須拍馬的,其他人累死累活不得升遷,還不能抱怨,抱怨就是壞了規矩,影響了團結。
當然了,把握領導的心思可不是為了討好,更不能像楊修那個雞肋一樣賣弄小聰明,而是為了更好地為領導提供參謀,避免自己少犯錯誤。
但沈青云不是那種領導,這段時間的相處,讓林平安意識到,沈青云這個人其實很好相處的,只要不犯他的忌諱,這位沈廳很多時候都是從善如流的人。
很快。
三個人回到了住的賓館。
“收拾一下東西。”
沈青云淡淡地說道:“咱們回省城。”
聽到他的話,高懷恩跟林平安對視了一眼,心中一動。
他們可是知道沈青云這幾天雖然沒說什么,但心里面一直壓著火氣的。
結果現在不去找高建設的麻煩,竟然回省城,這是什么意思?
“要抓人,也不可能現在動手。”
沈青云笑了笑,卻沒有再說什么,而是拿起手機給李德良發了個信息,隨后便朝著自己的房間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