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的時間里。
沈青云坐鎮山腳下,指揮著黃風市這邊的警方進行搜山。
出人意料。
不到兩個小時的時間,趙曉琳這邊就來找沈青云匯報了。
“沈廳。”
趙曉琳對沈青云說的:“那個古大牛被我們堵住了。”
“抓到了?”
沈青云有點意外,驚訝的問道。
“沒有。”
趙曉琳搖搖頭,苦笑著說道:“我們已經跟他喊話了,讓他放下武器投降,但是他不肯,說自己是為了報仇雪恨。”
“這個人啊……”
沈青云聞嘆了一口氣。
其實他很理解古大牛的想法,如果不是走投無路,不是被人逼到絕境,他不會走上這樣的道路。
這里面的原因很復雜,尤其是沈青云拿到古大牛的一些材料之后,對于整個案子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黃風市白水縣如今正處于農村經濟轉型的關鍵時期。
在市場經濟浪潮沖擊下,村集體擁有的煤礦等資源成為利益焦點。
然而,基層權力監督機制卻存在巨大漏洞,相關制度的不完善使得村干部在資源調配、收益分配等方面擁有近乎絕對的權力。
村內煤礦經營所得的資金流向、分配方案等本應公開透明的信息,村民卻無從知曉,這種不透明的管理模式為矛盾滋生埋下隱患。
村民們對村干部行為的疑慮與日俱增,對資源分配不公的不滿情緒在村內悄然蔓延,而古大牛這個案件正是這種矛盾激化到極致的慘烈體現。
說白了,在沈青云看來,這就是因為權力的不透明造成的惡果。
但凡鄉里、縣里的領導對于基層的事情多一點關注,都不會造成這種惡果。
根據警方這邊得到的材料顯示,古大牛是發現村里煤礦實際經營情況與村干部上報內容存在巨大差異之后才發飆的。
這一發現猶如導火索,點燃了他心中的怒火。
他堅信村干部存在私吞公款的行為,為了維護集體利益,也為了追求心中的正義,他開始四處奔走舉報。
在舉報過程中,他遭遇了層層阻礙。
相關部門的調查不僅進展緩慢,而且最終給出的結果未能讓他信服。
古大牛為了討回公道,耗費了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卻始終得不到滿意的答復。
這種維權無門的遭遇,讓他的不滿情緒如滾雪球般不斷累積,逐漸從對個別村干部的質疑,演變為對整個維權途徑失去信心,內心的怨恨也在一次次失望中扭曲變形。
當然。
沈青云也知道,古大牛這個人自身性格特點也是導致悲劇發生的重要原因。
他性格偏執且沖動,在面對問題時缺乏理性思考和合理的解決方式。
當合法維權之路受阻,他沒有嘗試通過其他合法渠道進一步申訴,也沒有尋求心理疏導來緩解負面情緒。
相反,他陷入了極端的思維模式,認為只有通過暴力報復才能讓仇人得到應有的懲罰,才能為自己討回公道。
這種錯誤的認知和極端的行為方式,最終導致他拿起兇器,對所謂的仇人展開瘋狂報復,造成大量人員死傷,給多個家庭帶來了無法彌補的傷痛。
到了最后,他已經不再僅僅是報復那些貪官污吏和黑惡勢力,而是濫殺無辜了。
“既然他不愿意投降,那就強攻吧。”
沈青云聞,淡淡地說道:“我們干警的生命安全也很重要。”
“是。”
趙曉琳連忙點頭答應著。
她明白沈青云的意思,現在互聯網時代,很多人動不動就喜歡說什么人權,覺得哪怕是犯人也應該有尊嚴。
在趙曉琳和沈青云看來,說這種話的家伙,純粹就是站著說話不腰疼罷了。
誠然,犯罪分子的權力和尊嚴在某種程度上確實需要保護,畢竟只要不是死刑犯,終究還要回歸社會,保護他們的人權,能夠讓不少人好好改造,重塑自我。
但是。
這并不意味著就要給他們搞什么特權。
在強調保障犯罪分子人權的同時,也必須明確不能對犯罪分子過于寬容。
過度寬容不僅無法實現法律的懲戒與教育功能,還會對社會秩序、受害者權益以及公平正義造成嚴重損害。
這一原則的堅守,關乎法律的權威性、社會的穩定以及人類文明的底線。
從法律的懲戒與威懾功能來看,法律的存在意義之一在于通過明確的懲罰措施,對潛在的犯罪行為起到震懾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