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青云深知,常山的問題遠比他想象的還要嚴重,官場腐敗、民生疾苦,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
而他與劉福海之間的矛盾,也因為青峰鄉的事情而逐漸激化。
他知道,接下來的路將會更加艱難,但他沒有絲毫退縮的打算。
官場如同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自己既然來到了常山市,總歸是要做點什么的。
沒有再廢話,沈青云坐在辦公桌前,打開了筆記本,開始認真梳理青峰鄉案件的細節,為即將召開的現場公審大會做最后的準備。
………………
市委辦公室。
劉福海召集了幾個心腹,商討著應對之策。
“劉書記,市政府這次在青峰鄉的行動,明顯是在挑戰您的權威。”
顧尚文看向劉福海說道:“咱們不能就這么坐視不管啊!”
雖然是市委副書記,但他跟劉福海是穿一條褲子的,這時候自然要站出來。
“我知道。”
劉福海聞微微瞇起眼睛說道:“我當然不會坐視不管,但我們也不能輕舉妄動。沈青云背后有人支持,我們要小心行事。”
“您是說,這是省里的意思?”
李秀蓮小心翼翼的問道。
“不好說啊。”
劉福海沒有回答她的話,而是淡淡地說道:“萬一有呢?”
眾人全都陷入了沉默當中。
如果真是省委對于常山市的情況不滿意了,派沈青云下來處理,那還真是個麻煩。
他們這幫人雖然膽子很大,但如果跟省委對抗,那是沒有任何活路的。
“那我們該怎么辦?”
組織部長程建峰臉色陰沉的問道:“就這樣看著他胡鬧?”
“不著急。”
劉福海沉思片刻說道:“先看看公審大會的情況再說,如果他做得太過分,我們再想辦法反擊。”
“書記,我看咱們應該小心一點。”
顧尚文臉色陰沉的說道:“這位沈市長,恐怕是來者不善,善者不來。”
他的想法很簡單,沈青云太年輕了,這種年輕干部背后肯定是有靠山支持的,這一點毋庸置疑,如果沒有靠山,他也不可能走到現在的位置。
在座的這些人,最差都是副廳級的市委常委,對于官場的那一套把戲,實在是太清楚不過了,在他們看來,沈青云最大的優勢就是年輕。
也正因為如此,他如果想要在常山市站住腳,那就必須要拿出政績來。
什么是政績?
經濟發展可以是政績,反腐倡廉也可以是政績。
前者需要時間,需要拉投資。
但后者,只需要像現在這樣,收拾幾個貪官污吏,就能讓自己名聲在外,儼然是當世包青天。
畢竟那些老百姓的認知非常簡單,誰反腐敗,他們就覺得誰是好官。
所以,現在的這個情況下,顧尚文是真的擔心會出大事。
今天是青峰鄉的馮學德倒了霉,鬼才知道下一個是誰,萬一沈青云越搞越大,輪到他們怎么辦?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