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沈青云以為這件事到此為止了,可讓他沒想到的是,有些事情的發展,遠遠超出了他的預料之外。
三天之后,市委會議室。
會議室里的吊燈光暈落在長條紅木桌上,十一只白瓷茶杯里的茶葉舒展成不同的姿態。
沈青云推門而入的時候,正聽見劉彥昌的笑聲從主位方向傳來。
這位市長大人手里捏著一份文件,指尖在上面反復摩挲,像在掂量什么稀世珍寶。
“書記。”
大家紛紛跟沈青云打招呼。
“都坐吧。”
沈青云淡淡地說道。
雖然不著地劉彥昌為什么那么開心,但他相信,很快自己就會知道了。
“人到齊了,咱們開會吧。”
沈青云平靜的看著眾人說道。
隨后。
他看向了劉彥昌:“市長有什么事情要說,這么開心?”
“還是書記了解我。”
劉彥昌把文件往桌中央一推,金屬文件夾撞在桌面上發出清脆的響,笑著說道:“粵東恒達集團正式提出,要在濱州投資五十億建設亞洲第一高樓,規劃高度六百三十八米,比迪拜塔還高出十二米米。”
說這句話的時候,他相當的興奮。
“我算過一筆賬,這項目一旦落地,至少能帶動十三條產業鏈——玻璃幕墻、電梯制造、鋼結構加工……咱們濱州的幾家建材廠都能盤活。”
劉彥昌翻出筆記本,上面密密麻麻記著數據:“單是建設期就能產生近兩億的稅收,建成后每年至少貢獻八千萬,還不算周邊商業的拉動。”
聽到他的話,眾人臉上的表情都變了。
大家都沒想到,竟然還有這樣的事情。
組織部長彭東南的鋼筆在紙上沙沙作響,隨即問道:“這樣的話,能解決不少就業問題?”
“是的。”
劉彥昌點點頭道:“就業方面更可觀,建設期需要三千名建筑工人,運營后商場、酒店、寫字樓至少五千名員工。我跟人社局碰過,目前全市登記失業的有三點五萬人,這項目能解決近七成。”
他抬頭的時候,眼角的皺紋里盛著笑意:“更重要的是能吸引人才,恒達說了要配套建設人才公寓,給博士以上學歷的發住房補貼。”
宣傳部長楚俊生的手指在手機屏幕上快速滑動:“我剛查了,恒達在全國建的二十七個地標項目,都成了網紅打卡地。咱們這個要是建成,光是旅游收入每年就得增兩億。”
他舉起手機展示效果圖:“市長之前給我看的設計方案里還有空中花園和旋轉餐廳,我已經聯系了省臺,他們說愿意做專題紀錄片,從奠基拍到竣工。”
其他人也很高興,紛紛加入了討論當中。
常委們的議論聲像潮水般漫上來,只有常務副市長肖如水始終沒說話,指尖在茶杯沿上劃出一圈圈水痕。
沈青云注意到他眼底的猶豫,三天前兩人談過恒達的資金問題,看來他心里也在打鼓。
“肖副市長,招商局是你分管的,具體談談?”
市委副書記朱曉元的目光落在肖如水身上,帶著不容置疑的期待。
肖如水的喉結滾了滾,聲音比平時低了半分:“恒達的副總上周確實來考察過,還去了開發區和老城區……”
說到這里的時候,他頓了頓,突然看向沈青云,嚴肅的說道:“但關于資金細節,他們只說是集團統一調度,沒提供具體的銀行流水。”
這幾句話像滴冷水落進滾油里,會議室里的議論聲瞬間小了一半。
朱曉元眉頭皺了皺,推了推眼鏡,筆尖在筆記本上戳出個小洞:“如果需要配套資金,咱們財政恐怕……”
說著話,他翻開自己面前的筆記本,緩緩說道:“今年的民生支出肯定會超出預算,光是國企補償款就追加了三次。”
“資金不是問題。”
市長劉彥昌立刻接過話頭,語氣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恒達說了,他們能拿到國開行的專項貸款,咱們只需要提供土地支持。而且建成后,周邊的土地溢價至少能填補前期投入。”
他看向沈青云,嚴肅的說道:“書記,您覺得呢?”
沈青云才是市委一把手,這件事如果沒有他的點頭,肯定是做不成的,這一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而聽到劉彥昌的話,沈青云的指尖在桌面上輕輕敲擊,目光掃過每個人的臉。
“我覺得這事得慎重。”
他從公文包里抽出份文件,推到桌中央,不咸不淡的說道:“這是省銀保監局昨天發來的函,恒達集團目前有十七筆逾期貸款,總額近三百億,其中三筆已經進入不良資產處置程序。”
會議室里頓時安靜下來,只有空調的送風聲在回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