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說這些沒用,不是追究責任的時候。”
顧青山打斷他,嚴肅的說道:“當務之急是處理好朱正華。他是整個鏈條最薄弱的一環,也是最可能開口的人。濱州不能再留他了,必須馬上轉移到其他省份,由省紀委的人單獨審訊。”
“我同意。”
李躍進馬上點頭道。
“我也同意。”
沈青云立刻點頭道:“濱州的關系網太復雜,誰也不敢保證沒有林向陽的人。轉移到外省更安全。”
他拿出手機,直接說道:“我現在就給孫健同志打電話,讓他配合省紀委的同志辦理交接。”
顧青山抬手阻止了他:“等一下。”
他看著沈青云,眼神里帶著一絲擔憂:“轉移朱正華的過程必須絕對保密,連濱州公安局的人都不能多帶。讓省紀委的人直接對接,你的人只負責把朱正華送到指定地點,剩下的交給他們。”
“我明白。”
沈青云撥通了孫健的電話,聽筒里傳來對方急促的聲音:“沈書記,您找我?”
“孫健,省紀委的同志馬上會聯系你。”
沈青云的聲音平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力量:“你安排人把朱正華移交給他們,全程配合,不要問原因,不要留記錄。交接完成后,讓參與的同志全部休假,切斷與外界的聯系,直到我通知為止。”
孫健雖然詫異,但還是果斷答應:“是,沈書記,我馬上安排。”
掛了電話,沈青云看向顧青山和李躍進:“已經安排好了,省紀委的同志什么時候出發?”
“已經在路上了。”
顧青山站起身,走到落地窗前:“他們會避開濱州的主要路段,直接到指定的地方接人。”
他望著窗外的省委大院,眼神深邃:“青云同志,這次的案子,恐怕會讓你承受很大壓力。林向陽在濱州經營多年,肯定有不少親信,他們說不定會給你使絆子。”
“這個無所謂。”
沈青云的語氣異常堅定,認真的說道:“從我決定查這個案子開始,就沒怕過壓力。蕭明遠沉冤十年,陳光含恨而死,林正自毀前程,我不能讓他們的犧牲白費。”
李躍進拍了拍他的肩膀:“青云同志,省里是你堅強的后盾。不管查到誰,不管牽扯到多大的官,我們都支持你。”
他的目光轉向顧青山:“書記,中紀委那邊有消息后,我們立刻召開常委會,統一思想,絕不能讓任何人干擾調查。”
顧青山點了點頭,拿起辦公桌上的紅色電話:“我再催一下中紀委的同志,爭取盡快有結果。”
沈青云坐在沙發上,看著兩位省級領導為了案子忙碌,心里突然涌起一股暖流。他想起剛當刑警時,父親說過的話:“辦案子就像剝洋蔥,一層層剝下去,總會看到芯。但剝的過程會流淚,甚至會嗆得喘不過氣,可只要堅持下去,總有剝開的那天。”
現在,這顆洋蔥已經剝到了最關鍵的一層,雖然辛辣刺眼,但他知道,離真相已經不遠了。
辦公室的陽光漸漸西斜,將三人的影子拉得很長。
沈青云拿起那份文件夾,輕輕合上。
他知道,從這一刻起,江北省的政壇將迎來一場風暴,但他相信,風暴過后,總會有陽光穿透烏云,照亮那些被掩蓋的真相。
………………
朱正華的案子還在繼續調查,而沈青云這邊,卻不能表現出任何異常。
他晚上回到家,坐在那里沉思了許久,決定第二天上午,召開市委常委會。
第二天早上。
晨光帶著初秋的涼意,透過雙層玻璃落在長條會議桌上,在每份攤開的匯報材料上投下規整的光斑。
沈青云坐在主位,指尖輕叩著桌面,目光掃過對面端坐的九位常委。
因為市委秘書長的職務空缺,如今的濱州市委常委會,算上沈青云在內,一共是十個人。
紫檀木會議桌的邊緣被多年的手掌摩挲得發亮,桌心的青瓷筆筒里插著一模一樣的鋼筆。
這是市委常委會的老規矩,象征著集體決策,權責共擔。
“下面開始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