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下意識地問:“以前治安不好嗎?”
這才是他想知道的真實情況,不是報表上的數字,而是老百姓口口相傳的感受。
“前兩年挺亂的,跨境詐騙、小偷小摸多,尤其是火車站、老街區。”
阿強的語氣沉了些,沒有任何避諱:“后來警察抓得嚴了,好多了。聽說最近來了個新的公安廳長,是從北方調來的,不知道會不會更嚴點。我們老百姓就盼著治安好,出門放心。”
沈青云心里一動,沒說自己就是那個新廳長,只是點點頭:“會好的,放心吧。”
他接過鑰匙,發動車子,阿強在車外揮著手:“沈老板,路上小心,有問題隨時打電話。”
車子駛出巷口,匯入羊城的車流。
沒有警燈開道,沒有車隊跟隨,他就像千千萬萬個普通司機一樣,在車流里慢慢前行。
握著方向盤,看著窗外掠過的騎樓、綠樹,阿強的話還在耳邊。
老百姓盼著治安好,這和濱州的老百姓盼著路修好、水燒熱,是一樣的心愿。
他忽然覺得,這次悄悄前來的決定是對的:只有卸下“官員”的身份,才能聽到這樣不加修飾的真心話,才能摸到這座城市最真實的脈搏。
………………
沈青云沒有先去阿強推薦的上下九,而是順著體育西路往老城區開。
羊城的路比濱州復雜,高架橋層層疊疊,騎樓老街彎彎曲曲,但導航的聲音很清晰,加上他在濱州跑遍各區縣練出的認路本事,倒也沒走岔。
開了二十分鐘,他把車停在西華路的巷口。
這里沒有天河區的高樓,只有兩層高的騎樓,招牌從二樓垂下來,“老字號云吞面”、“廣式燒臘”的字樣透著煙火氣。
他鎖好車,刻意把車停在普通車位里,沒有任何特殊標記,這樣才不會引起注意。
走進巷子里,風裹著燒臘的油香、云吞面的湯底香撲過來,比酒店的早餐更勾人。
幾個穿著校服的孩子背著書包跑過,手里拿著剛買的魚蛋,嘴里說著粵語,笑聲脆生生的。沈青云跟著人流往前走,沒有前呼后擁的陪同,他能自由地觀察每一個細節:路邊攤位的衛生狀況、行人的表情、街巷里的安全設施。
路過一家云吞面店,玻璃柜里的云吞個個飽滿,老板正用竹勺把面撈進碗里,動作麻利。
他停下腳步,看著老板給客人端面。
客人是位頭發花白的老人,老板特意把面碗往老人面前推了推,用粵語說“阿婆,小心燙”,老人笑著點頭,眼里滿是熟稔。
這場景讓沈青云想起濱州香房區的早點鋪,張大媽每次去買豆漿,老板都會多給她加半勺糖。他忽然覺得,不管南北,老百姓的善意都是一樣的,藏在一碗熱面、一勺糖里。
要是他以“廳長”的身份來,恐怕只會看到提前準備好的“樣板店”,而不是這樣自然流露的溫情。
“老板,要一碗云吞面,細面。”
沈青云走進店里,學著本地人的語氣說,刻意壓低了聲音,怕口音太明顯引起關注。
老板抬頭看他,笑著說道:“好嘞!要不要加個鹵蛋?”
“加一個。”
沈青云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下,看著窗外的人來人往。
賣糖水的阿姨推著小車走過,車身上的紅豆沙字樣很醒目。
修鞋的大爺坐在巷口,手里拿著針線,面前擺著幾雙要修的鞋。
還有情侶手牽手逛著,指著路邊的盆栽小聲說笑。
這煙火氣,和濱州冬天里的熱紅薯攤、冰糖葫蘆車一樣,都讓人心安。
沒有記者跟隨,沒有干部陪同,他能像個普通食客一樣,聽鄰桌客人聊天。
左邊桌的兩個年輕人在說“昨天在火車站差點被偷手機”,右邊桌的老人在聊“最近晚上散步,能看到警察巡邏了”,這些碎片化的信息,比任何工作報告都更鮮活。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