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永剛放下筆,清了清嗓子,開始匯報:“沈書記,四季度常務工作主要圍繞三件事:一是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回頭看,全省共排查出問題民警十二人,已全部整改到位。二是政法系統信息化建設,省政法大數據平臺已經上線,接入了公安、法院、檢察院的數據,但部分基層單位的數據還沒完全同步。三是信訪積案化解,全年目標化解百分之八十五,目前完成了百分之八十二,還差三個百分點,主要是兩起涉牧糾紛和一起征地糾紛。”
沈青云一邊聽,一邊在筆記本上記錄,等程永剛說完,他抬眼問道:“教育整頓回頭看,問題民警主要是什么問題?是違紀還是能力不足?”
“主要是違紀。”
程永剛回答道:“有六人是收受禮品禮金,三人是執法不規范,兩人是工作懈怠,一人是虛報差旅費。目前都已經給予黨紀政務處分,還組織了警示教育大會。”
“警示教育覆蓋了多少人?”
沈青云追問道:“基層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的民警都參加了嗎?”
程永剛愣了一下,沒想到沈青云會問這么細,連忙說:“覆蓋了全省政法系統百分之八十的人員,基層單位的話,部分偏遠地區的還沒覆蓋到,計劃明年一季度完成。”
“不行。”
沈青云搖搖頭,毫不客氣的說道:“教育整頓不能留死角,尤其是基層直接面對老百姓,他們的作風問題影響最大。下周之前,必須讓所有基層單位都開展警示教育,把問題民警的案例印發下去,讓每個人都引以為戒。另外,大數據平臺的數據同步問題,哪個市州滯后最嚴重?”
“甘泉和靈水。”
程永剛拿出一份報表,遞到沈青云面前:“這兩個州的基層單位網絡條件差,有些派出所還在用撥號上網,數據傳不上去。”
沈青云看著報表上的數字,眉頭皺了起來:“網絡問題必須解決,你跟省通信管理局對接,下個月之前,必須把這兩個州基層單位的網絡都換成光纖,費用從政法專項經費列出。數據同步不了,大數據平臺就是個空架子,發揮不了作用。”
“好的,我馬上對接。”
程永剛連忙記下,心里暗暗佩服。
沈青云剛到任,就抓住了工作的關鍵,比之前的書記細致多了。
接下來是李宏利匯報維穩工作。
他拿起文件,緩緩說道:“沈書記,四季度維穩形勢總體平穩,共發生群體性事件三起,都已經妥善處置。民族地區矛盾糾紛化解率百分之八十九,比三季度提升百分之二,主要是開展了送法進牧區活動,培訓了一批雙語調解員。”
沈青云看著李宏利,手指在桌上輕輕敲了敲:“群體性事件具體是什么情況?是欠薪還是征地?處置過程中有沒有出現執法不當的問題?”
李宏利沒想到沈青云會問這么具體,連忙翻文件:“兩起是欠薪,一起是征地。處置過程沒有執法不當,都是通過協商解決的。”
“協商解決的結果怎么樣?欠薪的錢都發下去了嗎?征地的補償款到位了嗎?”
沈青云追問,目光銳利:“我早上看基層報表,象山州某縣的矛盾糾紛化解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多,比全省平均水平低那么多百分點,為什么?”
李宏利的臉瞬間紅了,手里的文件都有些拿不穩:“象山州那個縣是少數民族聚居區,語不通,調解員不夠,所以,所以化解率低了點。”
“調解員不夠為什么不申請增加?語不通為什么不培訓雙語調解員?”
沈青云的聲音提高了些,毫不客氣的說道:“維穩不是只看數字,要看老百姓滿不滿意。你現在就給象山州政法委打電話,讓他們一周內把雙語調解員的數量補齊,半個月內把積壓的矛盾糾紛都化解掉,化解情況直接報給我。”
“是,是!”
李宏利連忙點頭,額頭上的汗更多了,心里暗暗叫苦。
早知道這位沈書記這么細,就不該只報喜不報憂了。
王天源匯報執法監督工作時,倒是很坦誠:“沈書記,四季度共監督政法案件一百二十起,發現執法不規范問題三十七個,主要集中在證據收集和程序正義上。比如錦城市某區法院的一起詐騙案,證據鏈不完整就開庭了,我們已經要求他們補充偵查。還有棉陽市某派出所的一起治安案件,拘留程序有問題,已經責令整改。目前整改完成了二十八個,還有九個沒完成,主要是因為涉及歷史積案,證據不好補。”
沈青云點點頭,語氣緩和了些:“歷史積案的問題可以理解,但也不能放任不管。你牽頭成立一個專項小組,聯合法院、檢察院、公安的業務骨干,一起研究怎么補全證據,爭取今年一季度把剩下的九個問題都整改完。另外,執法監督要形成長效機制,不能只靠季度檢查,要定期抽查,發現問題及時糾正。”
“好的,沈書記,我馬上成立專項小組。”
王天源答應得很干脆,他本來就擔心歷史積案拖后腿,沈青云的安排正合他意。
張凱匯報綜合治理工作時,顯得有些緊張:“沈書記,四季度主要推進了平安社區建設,全省建成平安社區二百三十個,覆蓋了六成的城區社區。但農村社區覆蓋得少,只有三成,主要是因為農村人手不夠,資金也不足。”
“農村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