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七點半的蓉山,薄霧還沒完全散去,給省委家屬院的青磚灰瓦蒙上了一層柔和的紗。
沈青云推開家門時,司機趙鳳軍已經站在黑色轎車旁等候,藏青色的夾克衫拉鏈拉得整齊。
“書記,早上好。”
趙鳳軍迎上來,接過沈青云手里的公文包,對沈青云說道:“昨晚看天氣預報說今天降溫,我在車里備了件薄外套。”
沈青云點點頭,目光掃過家屬院門口的樟樹,葉子上還掛著露水:“趙師傅,不用這么拘謹,早飯咱們就在附近找家本地館子,嘗嘗錦城的特色。”
“好的,書記。”
趙鳳軍連忙點頭答應著。
兩人沿著家屬院外的石板路往前走,拐進一條窄巷。
巷子里飄著豆漿和油條的香氣,一家掛著李記豆花店招牌的小店前圍了不少人。
沈青云跟著排隊,聽前面的老人用川渝方聊天,說的是昨天省委禮堂召開任職會的事,偶爾提到新來的政法委書記,語氣里滿是好奇。
“老板,您要甜豆花還是咸豆花?”
趙鳳軍排在前面,回頭輕聲問道。
“咸的吧,加勺辣椒油。”
沈青云笑著說,目光落在店里墻上的菜單上。
錦城的豆花果然有特色,除了常見的調料,還擺著折耳根、大頭菜碎,透著股煙火氣。
吃完早飯,轎車緩緩駛出窄巷,匯入蓉山的早高峰車流。
一路上,沈青云看著窗外的街景,主干道旁的川西民居與現代高樓交錯,騎樓下的商鋪掛著紅燈籠,公交車站臺上,穿著校服的學生正背著書包排隊,偶爾有執勤的交警站在路口疏導交通,動作干練。
他想起昨天看的材料里說,蓉山的交通秩序在西川各地市中排名靠前,但早晚高峰的擁堵問題仍需優化,心里默默記下這個細節。
車子很快便抵達了省政法委大院。
霧氣已經散了大半,辦公樓前的銀杏葉落了滿地,保潔阿姨正拿著掃帚清掃,見沈青云的車停下,連忙停下手里的活,笑著點頭問好。
沈青云下車時特意朝她點頭回應,這細節落在迎上來的辦公室主任葉君飛眼里,讓她心里又多了幾分對這位新書記的認知。
沈青云不像有些領導那樣端著架子,倒是個平易近人的性格。
“沈書記,您的辦公室我早上讓保潔再擦了一遍,暖空調也開了,您進去看看還缺什么。”
葉君飛跟在沈青云身后,手里捧著個黑色活頁夾,頁角夾著幾張便簽,直接說道:“剛到的路上,有三個地市的政法委書記給我打電話,分別是綿水市的張書記、德江市的李書記,還有亮山州的王書記,都想過來跟您匯報工作,問您今天有沒有時間。”
沈青云推開辦公室門,暖融融的空氣裹著淡淡的墨香撲面而來。
桌上的青瓷筆筒里插著幾支新鋼筆,是葉君飛昨天特意準備的。
窗邊的綠蘿擺得端正,葉片上還掛著水珠,最顯眼的是辦公桌左側,整齊碼著三摞文件,分別貼著“檢察院工作年報”和“法院典型案例”以及“地市政法動態”的標簽。
他走到桌前,指尖輕輕拂過文件封面,抬頭看向葉君飛:“這三個地市,綿水、德江是工業重鎮,亮山州是民族地區,情況都比較特殊。不過現在不用讓他們過來,你回個電話,就說我近期會去各地調研,到時候咱們現場聊,光聽匯報看不到實情況,意義不大。”
葉君飛愣了一下,手里的活頁夾微微一頓。
按慣例,新領導到任,地市的下屬總要先跑來“拜碼頭”,匯報工作、表表態度,沈青云卻直接推到調研的時候,這倒是少見。
不過她還是連忙點頭答應著:“好的,我這就去安排。那您今天的工作。除了回這些電話,還有其他安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