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風整頓是該抓。”
過了約莫半分鐘,胡長河放下茶杯,語氣平靜卻帶著分量,緩緩說道:“西川這幾年發展快,政法系統承擔的壓力也大,難免有些干部思想松懈,是該敲敲警鐘。不過青云同志啊,有個事我得跟你說,你要是想搞這個整頓,最好先跟林東峰同志打個招呼。”
“林東峰同志?”
沈青云猛地愣住,手里的茶杯差點沒端穩。
林東峰是省委專職副書記,分管黨建和意識形態,按說跟政法工作交集不多,怎么胡長河會讓自己跟他打招呼?
他臉上露出詫異的表情,眉頭微微蹙起:“書記,我有點沒明白……作風整頓是政法系統內部的事,跟林副書記那邊……”
“你剛到西川,有些情況還不清楚。”
胡長河打斷他的話,手指在桌面上輕輕畫了個圈,淡淡地說道:“林東峰同志雖然不管政法,但他在西川工作了快二十年,從基層縣委書記一步步上來,各地市的干部里,不少人是他當年提拔的,包括政法系統的一些同志。你搞作風整頓,難免會查到一些人,提前跟副林書記通個氣,既是尊重,也能減少些阻力。”
沈青云心里“咯噔”一下,瞬間明白了胡長河的意思。
原來西川的政法系統不只是楊宏毅這一個“地頭蛇”,背后還牽扯著林東峰這個省委副書記的關系網。
自己要是貿然搞作風整頓,沒跟林東峰打招呼,說不定會被當成“不尊重老同志”,甚至可能被認為是在挑戰現有格局,到時候不僅楊宏毅會反對,連省委這邊都可能有人不支持。
“我明白了,謝謝書記提醒。”
沈青云的語氣變得鄭重起來,他端起茶杯喝了一口,滾燙的普洱滑過喉嚨,卻讓他心里更清醒:“您是擔心我太急,沒考慮到省里的人際關系,反而把事情辦砸了?”
胡長河笑了笑,眼神里多了幾分贊許:“你很聰明,一點就透。不是不讓你抓作風,而是要講究方式方法。西川不是粵東,情況更復雜,民族多、地域廣,干部之間的聯系也更緊密。你是過江龍,有能力、有背景,但在西川做事,光有沖勁不夠,還得會繞彎子。該尊重的要尊重,該溝通的要溝通,這樣才能把事情做成,而不是把人都得罪光。”
沈青云點點頭,心里漸漸理清了思路。
胡長河這話看似是在教他官場規矩,實則是在給他劃范圍。
省委副書記林東峰是不能繞過的坎,跟他打好招呼,既能體現自己的尊重,也能探探他對作風整頓的態度。
如果林東峰不反對,那楊宏毅那邊的阻力就會小很多,畢竟楊宏毅再橫,也不敢跟省委副書記對著干。
“胡書記,您放心,我會先跟林書記溝通,把作風整頓的想法跟他匯報清楚,爭取他的支持。”沈青云放下茶杯,語氣堅定的說道:“但有一點我得跟您保證,作風整頓不會走過場,不管涉及到誰,只要違反了紀律、損害了群眾利益,我肯定會一查到底。”
胡長河看著他,眼神里多了幾分欣賞:“我就喜歡你這股勁。但記住,一查到底不是一竿子打翻一船人,要區分情況,該批評的批評,該處理的處理,該保護的也要保護,基層干警不容易,不能讓他們寒了心。”
“我明白。”
沈青云心里暖暖的,胡長河的提醒既點出了風險,也給了他支持,這讓他對后續的工作更有底氣。
兩人又聊了約莫二十分鐘,從政法系統的干部梯隊建設,到民族地區的治安管理,胡長河偶爾會提些具體的案例,比如亮山州的禁毒工作,綿水市的企業合規改革,都給了沈青云不少啟發。直到李文赫進來提醒“下一個會議還有十分鐘”,沈青云才起身告辭。
“青云同志。”
胡長河送他到門口,拍了拍他的肩膀,滿臉嚴肅的說道:“有什么困難隨時來找我,省委支持你把西川的政法工作做好。”
“謝謝書記。”
沈青云深深鞠了一躬,轉身跟著李文赫離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