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羊毛像白色的河流,源源不斷運抵萬福村。倉庫堆滿,露天也堆起高高的羊毛山。
水力紡紗坊的轟鳴聲更大了,但不夠。羊毛太多,清洗、梳理、紡線,人手跟不上。
季如歌下令:“建新工坊,專洗羊毛。引渠水,砌石槽。”
“水力梳毛機,圖紙在這。鐵匠坊優先打零件。”她從空間拿出更高效的梳毛機圖紙。
“紡紗機不夠?再造十臺!”
鐵匠坊爐火日夜不熄。新零件打造出來,組裝成巨大的水力梳毛機。羊毛倒進去,被旋轉的鋼針梳理開,雜質被水流沖走,出來就是蓬松干凈的毛絮。效率比人工快十倍。
紡紗機增加到三十臺。毛絮被紡成粗細均勻的毛線。毛線再送上水力織機,織成厚實的毛呢、柔軟的毛氈。
草原使者帶著車隊,送來新一批羊毛,拉走鹽鐵油布茶。看到萬福村堆積的羊毛被飛速處理,變成一卷卷毛呢毛氈,使者目瞪口呆。
“季村長……這……這太快了!”使者看著轟鳴的工坊,難以置信。
季如歌沒說話,讓人抬出幾匹上好的毛呢和毛氈:“帶給可汗。萬福村收的羊毛,都能變成這個。”
使者摸著厚實溫暖的毛呢,連連點頭:“好!好!可汗一定高興!”
草原上,剃毛的“嗡嗡”聲成了主旋律。電推子數量有限,幾個剃頭匠成了寶貝,被各部落爭搶。剃毛效率暴漲,羊群周轉加快。牧民們發現,羊剃得勤,長得快,毛質更好。羊毛堆積如山,換來的是急需的鹽、鐵、油、布、茶。牧民生活肉眼可見地改善。
耶律齊可汗看著堆積如山的鹽鐵和成車的細軟布匹,聽著牧民對“神剪”的贊頌,心情復雜。萬福村像一只無形的手,攥住了草原的羊毛命脈,也攥住了牧民的心。
他召見萬福村常駐草原的管事(一個識字的流民)。
“季村長上次給的火銃……能否多換些?”耶律齊問。他見識過火銃的威力,比弓箭強太多。
“可汗想要多少?”管事問。
“一百支!火藥配足!”耶律齊伸出大手。
“火銃打造不易,火藥更難得。”管事按季如歌交代的說,“可汗可用上等戰馬來換。一匹良駒,換一支火銃配十發藥。”
耶律齊皺眉。戰馬是草原根本。但火銃的誘惑太大。他盤算良久,咬牙:“好!換!先換三十支!馬……我挑最好的!”
消息傳回萬福村。季如歌同意。軍械坊加快打造火銃。火藥坊日夜趕工。
一個月后,三十支火銃,三百份火藥,裝上北去的車隊。同時,三十匹肩高體壯、神駿非凡的草原良駒,被專人護送南下,抵達萬福村。
“好馬!”韓頭兒圍著馬轉,眼放光。這些馬比北狄邊市換來的強太多,是真正的戰馬。
“配給村衛隊精銳。專人馴養。”季如歌下令。
火銃換戰馬的交易達成。耶律齊拿到火銃,立刻組建了一支火銃衛隊,日夜操練。草原其他部落聞風震動,對金狼頭王庭更加敬畏。耶律齊對萬福村的依賴更深了。
萬福村的毛呢毛氈成了搶手貨。厚實保暖,遠勝麻布棉布。江南商隊、北邊邊市、甚至新組建的海外船隊,都大量訂購。
老童生算盤響個不停:“收草原羊毛,價低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