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掌柜又來了,看著出貨單,憂喜交加:“季神仙!健兒粉和軟糖賣得最好!又快斷貨了!那鈣片魚油丸,富戶當金子買!催貨!快催貨!”
“照舊。訂貨,全款。”季如歌聲音平靜。
胡掌柜看著庫房里依然充足的庫存(季如歌定期補充),咬咬牙,再次全款訂下天文數字。趙掌柜、馬隊代表緊隨其后。金山銀山又添新高。
季如歌空間里的兒童營養品儲備充足。她只需在深夜化身搬運工,將現代產品“本土化”封裝。
老童生徹底成了“數錢工具”。他看著賬本上以“萬”為單位的銀兩流動,看著庫房里滿得快溢出的金錠銀錠,眼神空洞。錢,真的只是數字了。
季如歌拿起一顆剛封好的“多維軟糖”,小熊形狀,橙黃色。懷里的小方塊隔著衣物,穩定溫熱。
這點溫熱,連接著另一個世界的科學營養,也點燃了古代父母對孩子未來的全部期許。
腳下的路,從身體到心智,完成了閉環。風暴的中心,是庫房里永不枯竭的“補品”與賬本上足以買下數座城池的財富。
她放下軟糖,走向封裝區。那里新到的素紙,需要檢查厚度。賺錢,滋養未來,風暴席卷一切,而她,是唯一的源頭與掌控者。
“健兒坊”的銀子還在入庫,季如歌的目光又投向了南方。嶺南快馬送來消息:甘蔗豐收,價廉。
“買。”季如歌對老童生下令,“嶺南甘蔗,有多少收多少。運回北境。”
命令下達。萬福村的車隊南下,滿載銀子,換回一車車青皮甘蔗,堆積如山。
季如歌在村外河邊圈地。
“建糖坊。”她畫出圖紙:壓榨槽、沉淀池、熬煮大鍋、結晶槽。
“引水車,帶動壓榨輥。”
工匠按圖施工。巨大的水車架起,帶動包鐵木輥。甘蔗送入輥間,汁液汩汩流出,匯入石槽。渣滓排出,曬干當燃料。
蔗汁流入沉淀池,加入石灰水(季如歌提供)澄清雜質。清亮的蔗汁泵入一排排特制大鍋,架在磚灶上猛火熬煮。
水汽蒸騰,蔗汁翻滾,逐漸濃縮成粘稠的糖漿。季如歌親自掌控火候。
“停火。攪拌。”她下令。
熬糖工奮力攪拌滾燙的糖漿。糖漿在冷卻中開始結晶,顏色由深轉淺。
“倒入結晶槽!”
粘稠的糖漿倒入淺木槽,慢慢冷卻凝固。幾天后,敲開硬殼,下面是紅褐色的、帶著糖蜜香氣的粗糖塊。
“粗糖,再提純。”季如歌讓人將粗糖塊溶入熱水,加入少量骨炭粉(她提供)吸附雜質。過濾,得到更清澈的糖液。再次熬煮結晶。
這一次,結晶槽里析出的,是雪白晶瑩的顆粒——白糖!
“白糖!”工坊里的人都看呆了。如此雪白細膩的糖,他們只在傳說里聽過!比貢品還精貴!
季如歌沒停。她拿出小鍋,舀入白糖,加入少量清水熬化。
“加入果汁。”她倒入提前榨好的野莓汁。雪白糖漿瞬間變成誘人的玫紅色。
“倒入模具。冷卻。”
糖漿倒入刻著梅花、小兔形狀的小小木模。冷卻后,倒出。一顆顆晶瑩剔透、玫紅色的梅花糖、小兔糖,躺在案板上,散發著甜蜜的果香。
“這是‘水果糖’。”季如歌說。
她又熬一鍋白糖漿,加入牛羊奶和奶油(草原換的),熬成乳白色濃漿,倒入方塊模具。冷卻后,切塊。一塊塊乳白色、帶著濃郁奶香的“奶糖”誕生了。
她還做了透明的薄荷糖、金黃的姜糖、深棕的芝麻糖……
五顏六色、形狀各異、香氣撲鼻的糖果,擺滿了長桌。陽光一照,晶瑩剔透,像寶石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