懺鷹愁澗一役的輝煌勝利,如同一聲驚雷,徹底震懾了西北諸部,也讓南境朝廷對北境的軍事實力有了顛覆性的認知。
邊境迎來了久違的安寧,但季如歌深知,暫時的勝利不足以根除貪婪與野心。必須趁此機會,以一種更直觀、更具沖擊力的方式,向北境的敵人、朋友乃至潛在的觀望者,展示北境不可挑戰的力量,將這種威懾深深刻入他們的骨髓。
于是,一個前所未有的計劃在她心中成型——在北境新城外的廣闊演武場,舉辦一場盛大的閱兵儀式,廣邀四方來客。
請柬以最快的速度發往四面八方:南境朝廷、草原部落、西域諸國(包括那些曾與西部聯盟眉來眼去的)、乃至更遠一些有貿易往來的邦國。
請柬措辭客氣,明為慶祝北境和平,展示軍民同心,特邀各方觀禮。
消息傳出,各方反應不一。南境新帝心情復雜,但深知必須派人出席,且規格不能低。草原部落首領耶律齊欣然應允,并表示會帶大隊人馬前來“開開眼界”。
西域諸國則驚疑不定,大多抱著試探和敬畏的心態答應前來。整個西北地域的目光,都聚焦到了北境。
北境內部則投入了緊鑼密鼓的籌備。這次閱兵,不僅僅是一次武力展示,更是一次國力和精神的全面檢閱。
季如歌親自審定閱兵方案。整個儀式分為兩大部分:列兵儀式與武器展示。
首先進行的是列兵儀式。
閱兵當日,演武場觀禮臺上座無虛席。南境親王、草原大汗、西域國王特使、各國商團首領……各方來客懷著各異的心情,等待著儀式開始。
辰時正,號角長鳴。
首先入場的是儀仗隊。士兵們身著筆挺的黑色鑲紅邊禮服,手持閃亮的帶刺刀步槍(外觀經過格物院精心設計,既保留現代步槍的流線型,又融入了一些冷兵器時代的裝飾元素),邁著鏗鏘有力、整齊劃一的正步,護衛著北境的星辰雪山旗幟通過觀禮臺。那嚴明的紀律、昂揚的精氣神,瞬間讓嘈雜的觀禮臺安靜下來。
緊接著,是步兵方陣。各個營團的士兵穿著統一的實戰皮甲,手持制式戰刀或長矛,步伐沉穩,目光銳利,如同一片移動的鋼鐵森林。
他們的陣列橫平豎直,無論從哪個角度看都是一條直線,行動間只有腳步聲和甲胄摩擦聲,肅殺之氣撲面而來。
隨后是騎兵方陣。騎士們控著神駿的戰馬,馬匹步伐一致,騎士們則在馬背上做出各種高難度的劈砍、沖刺動作,人馬合一,展現出精湛的騎術和強大的沖擊力。
最后是工程兵與醫療兵方陣,展示了北境軍隊完善的后勤保障體系。
整個列兵過程,沒有任何喧嘩,只有腳步聲、馬蹄聲和旗幟獵獵作響的聲音。那種絕對的秩序感和紀律性,帶給觀禮者的是一種心靈上的震撼。
這絕非一群烏合之眾,而是一支訓練有素、令行禁止的真正強軍!
南境親王的臉色有些發白,他身后的將領們交頭接耳,難掩驚容。草原部落的勇士們則看得目不轉睛,既羨慕又忌憚。西域使者們更是竊竊私語,對比著自己國家的軍隊,差距何止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