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帝國使團的到來,如同一塊投入北境平靜湖面的新石子,激起的漣漪與以往任何一次都不同。
這個來自遙遠西方的帝國,展現出的是一種迥異于東方文明的、帶著理性、探索與某種殖民野心的氣質。
使團團長是一位名叫阿爾伯特的中年男子,舉止優雅,談吐不凡,精通多種語(包括一種與西域通用語相近的語,使得交流成為可能)。
他帶來的禮物并非傳統的金銀珠寶,而是精致的星盤、繪制著未知大陸的海圖、以及一些關于數學、幾何和初步物理原理的書籍抄本。
這些禮物,本身就彰顯了羅蘭帝國的底蘊和關注點。
季如歌親自接見了阿爾伯特一行。會談在一種看似友好,實則相互試探的氛圍中進行。
阿爾伯特對北境的繁榮、整潔的城市規劃和那些隱約可見的新奇技術(如路燈、改良的馬車)表示了贊嘆,但辭中也不乏對羅蘭帝國悠久歷史、強大海軍和先進學問的暗示。
他明確提出,希望與北境建立穩定的貿易航線,交換彼此的特產,并特別提出希望能“交流學習”,尤其是對北境在“某些材料制備和機械動力方面”的獨特技藝感興趣。
這最后一點,暴露了其真實目的之一——覬覦北境的技術,尤其是可能與“黑火”相關的技術。
季如歌應對得體。她坦然接受了贊美,也簡要介紹了北境的情況,但對于技術交流,她態度明確而謹慎:“北境樂于與友好邦國進行公平貿易,互通有無。至于技藝之學,乃各國立身之本,需循序漸進,建立在充分信任與互利基礎之上。”
她并未完全拒絕,但也劃下了清晰的界限。同時,她提出希望羅蘭帝國能分享其航海技術、天文知識和海外見聞,作為平等交流的一部分。
阿爾伯特似乎對季如歌的敏銳和強硬有些意外,但并未表露不滿,反而更加尊重。雙方初步達成了擴大貿易的意向,并約定由北境市舶司與羅蘭商隊具體磋商細節。
使團被安排入住四方館,允許在限定區域內活動。與此同時,北境的“眼睛”也牢牢盯住了他們。
格物院派出的專家混跡在接待人員中,仔細觀察羅蘭人的船只結構、隨身物品甚至談舉止中透露出的技術信息。
軍方則評估其隨行護衛的武器裝備和軍事素養。
反饋回來的信息讓季如歌更加警惕。羅蘭帝國的海船噸位更大,結構更合理,顯然擁有極先進的造船和航海技術。
其士兵裝備的金屬盔甲和刀劍工藝精湛,紀律嚴明,絕非烏合之眾。這是一個實力不容小覷的對手。
鳳司瑾在研究了阿爾伯特贈送的書籍后,也對季如歌表示:“羅蘭帝國在數理、格物方面的學問,自成體系,頗有獨到之處,尤其精于幾何測量與機械原理。
其國力,恐不在我北境之下,且其志在遠洋,野心勃勃。”
就在北境高層密切關注羅蘭使團之際,內部也發生了一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