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與此同時,全國日報、省日報、市日報上,鋪天蓋地都是關于鹽市將于8月22日舉辦全國首屆‘小交會’的新聞。
眾人驚訝地發現,除了廣交會這個堅守多年的對外貿易‘第一窗口’,又出了個鹽市‘小交會’。
名字叫‘小交會’,從規模到名氣也沒法跟廣交會比,但是!
人家是受國家承認的啊。
這么多年來,除了廣交會,就這個‘小交會’了,地位獨特,意義非凡啊!
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鹽市的小交會,而被全國人民關注的鹽市一個月的時間卻像是經過了一場翻天覆地的變化。
也是,從‘小交會’舉辦資格申請下來,鹽市從上到下各部門就立馬行動了起來。
市委成立‘小交會統一指揮部’,高市長親自掛帥,保衛組、宣傳組、接待組、后勤組,統統各司其職并配合工作。
機關、廠礦、學校、國營廠子等各單位,工人們白天上班,晚上打夜班‘義務勞動’——拔草、刷墻、清除垃圾,就沒有他們不干的。
街道辦的干事天天舉著喇叭喊人掃馬路、擦欄桿,設立‘流動紅旗’,哪個街道打掃得干凈,表現突出,就掛‘流動紅旗’。
“青年突擊隊”“三八紅旗隊”劃分責任路段,打擊犯罪抓流氓,特殊時期下手干脆利落,鐵面無私,主要被逮著誰求情都沒用。
這種時候還出來惹事、給鹽市抹黑的,就是沒有集體榮譽感,抓了蹲籬笆子也活該!
這一番忙活下來,又舍得花錢耗力,不論是違法犯罪方面還是市容市貌等方面都有了顯著的變化。
突然有一天,鹽市人民驚訝的發現,坑洼的馬路用瀝青補過了,街道上的破窗爛墻刷石灰水的刷石灰水,寫宣傳語的寫宣傳語,也沒人在街上隨便擤鼻涕,潑婦罵街了......
“住了十幾年,這家伙,我都快不認識咱市街道上這么漂亮干凈了!”
一個推開門準備朝外潑污水的大媽險險停住手。
她老臉有點紅,向左右看了眼,趁著沒人瞧見,抱著尿壺偷偷關上了門。
“聽說又來了一撥人?這都第幾波了啊?”
“嗐,你管它第幾波呢,咱啊,做好分內的事就行了,不該打聽的別打聽!”
“我瞅著那可是軍,軍......”
許姣姣從會議室出來就聽見有人議論上面又來人的事。
從外交部打了頭陣入駐后,最近這一個月來,她對上面不斷有部門進駐鹽市這事已經稀疏平常了。
她關心的是另一件事,她問朱曉麗,“費經理的人到了嗎?”
朱曉麗:“到了,正在待客室,要見一面嗎?”
這肯定是要見的。
費經理,省華僑商店負責人,心心念念想當許姣姣干爸的妙人。
“哎喲,我們大名鼎鼎的許主任,你知道現在外面都傳你啥嗎?”
費經理一看見許姣姣,就激動得跟什么似的,他手舞足蹈的,一路從東省坐火車來也不嫌累,精神頭足得很。
許姣姣配合他,“傳我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