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鍋海鮮粥,一鍋海鮮紅薯粉,一鍋白稀飯加一大盤煎咸魚,就是第二天晚的晚餐。
紅薯粉還是景春熙在大舅舅的掩護上,昨晚剛放出來的。這樣的晚餐簡單到讓人懷疑昨晚是否真的吃到了歡迎大餐。
海鮮粥里,米粒被海鮮的鮮味浸透,蝦仁、魷魚、花蛤等食材在粥中翻滾,散發出誘人的香氣。海鮮紅薯粉更是別具風味,紅薯粉q彈爽滑,搭配上鮮美的海鮮湯汁,每一口都充滿了海洋的味道。白稀飯清淡爽口,與煎得金黃酥脆的咸魚搭配,咸魚的咸香和稀飯的清淡相得益彰,讓人食欲大增。
盡管晚餐如此簡單,但大家都沒有怨。實在是昨晚大家都吃撐了,白天里又都睡飽了,吃這些反而非常開胃。白稀飯送咸魚,男子們都吃了幾大碗,吃得津津有味。景春熙也覺得咸魚很香,只嘗了半條,吃了半碗粥,海鮮粥倒是吃了不少。
所有人里只有景春熙睡到了晚餐時分。吃完飯后,她才開始仔細觀察周邊的環境。
整個駐地同樣是建在半山腰往上,他們住的這排房子的正前方就是大海,就是海邊的一個觀景臺。
海風帶著咸咸的氣息拂過臉頰,帶來一絲涼意,也送來大海的低語。山腳下,漁船的燈光開始閃爍,像是海面上漂浮的星星,為歸航的漁民指引方向。黃昏的海邊無比寧靜而美好,仿佛時間也在這一刻放慢了腳步,讓人沉醉其中,不愿離去。
景春熙非常眼尖地看到了下面荔枝灣的一個角落,停靠了十幾二十艘大船。遠遠看去,這些船比在九江郡收上來的那八艘官船還要大,而且都是三層的。
九江郡的那八艘大船,雖說是已經是在這之前景春熙見過最大的船,但也僅僅是兩層,只是在頂層再加個小屋子為舵手所用。
看到這場景,景春熙心中明白,荔枝灣這邊已經做好了海運的準備。昨晚就聽大郎哥說,三舅舅的人已經把江南絲綢運了過來,這一趟出海恐怕就等著她的茶葉和瓷器了。
“大伯和大哥過了午就出去了,說去看看海邊的地形,讓熙表妹和世子等他們,他們會天黑前回來。”三郎的話在景春熙意料之中。如何把空間的東西放出來,從哪里放出來,放在什么地方。既要有合理的出處,又不讓人看出蹊蹺,自然不容易。
原本外祖父和三舅舅肯定對常駐這邊的大郎和三郎有所安排,但由于不能跟他們道明神仙姑姑這么奇異的事,很難說執行起來會不會有所偏頗,選點上自然要謹慎。
現在有大舅舅親自去選點,自然是要給她打掩護,所以景春熙并不急,既來之則安之,也不差那幾天。
“雷州這一帶依山傍水,海鮮鮮美,海風習習雖并不讓人覺得愜意,但這一輩子這樣的風景未必會領略多少回,何不用心認真感受。”胥子澤的這番話說到景春熙的心里去了,她忍不住扯開笑顏點頭:“三郎,帶我們隨便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