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時候景長寧手上景逸的那封信,也交到了父親手上。
景逸的信一開始寫的是自己的狗血身世,也表達了自己對景家的謝意,說了自己本想一輩子做景家的兒孫,沒想到卻出了如此意外。
他詳細地描述了自己是如何得知真相的,那些曲折的經歷讓他在紙上寫得密密麻麻,字里行間透著一種復雜的情感,既有對過去身世的無奈,又有一種撥開云霧見青天的釋然。
再就是已經認了靖親王這個親生父親,還有也見了唯一的嫡親的大哥。他寫道,靖親王和大哥對他的態度都很好,讓他感受到了久違的親情,但同時也說明了自己已經認親,但暫時不能正式回歸靖王府的緣由。
說了他正好也需要時間來適應這個新的身份。
余下的三張信箋,寫的才是關鍵所在。
第一張寫的是自己到了青山莊后跟景秋蓉最初的相見和感覺。他回憶起第一次見到景秋蓉時,她穿著素色的衣裙,站在院子里,微微笑著,那笑容如同春日的暖陽,一下子溫暖了他的心。
然后又陳述了他慢慢心生愛慕的過程,向老夫人老將軍表達了求娶景秋蓉的愿望,并明是非她不娶。他寫道,景秋蓉的溫柔、善良和堅韌,讓他深陷其中,他相信她是那個能與他共度一生的人。
第二張寫了和景春熙、景青浦兩個孩子的相處。他描述了景春熙的努力和韌性,還有景青浦的懂事乖巧,勤奮讀書。他特別說明以后會將兩個孩子接回靖王府,并視如己出,承諾給景青浦嫡長子之位。
他寫道,他很喜歡這兩個孩子,他們就像是自己的親生孩子一樣,他一定會好好照顧他們,讓他們在靖王府也能過上幸福的生活,也會為他們的將來謀算。
第三張不是信箋,而是裁剪得跟信箋一樣大小的大紅紙張。它頂格寫的是“婚書”二字,那兩個字寫得格外醒目,仿佛在宣告著什么重要的事情。
婚書的內容更是莊重而誠懇,
婚書
謹以赤誠之心,奉書于景府尊前:
伏聞景府秋蓉小姐,毓質名門,德容兼備,蕙質蘭心,四德昭彰。胥氏定淳,雖才疏學淺,然慕小姐淑儀久矣,夙夜思之,未嘗敢忘。
今胥門定淳,承祖上之訓,秉恭謹之心,敢以媒妁為憑,六禮為約,謹具微誠,求聘秋蓉小姐為妻。愿以白首之期,共結秦晉之好;以赤誠之意,同譜琴瑟之歡。
若蒙景府尊長垂允,定淳必當竭誠盡禮,珍之重之,俾使閨閣和睦,家道昌隆。此生定當相敬如賓,不負盟誓。
謹呈
胥門定淳頓首再拜
大慶二十七年五月十一日。
……
這時候老夫人也看著自己手上的另一份求娶婚書發呆。兩份不同筆跡的婚書,求娶的都是自己和離又帶兩個拖油瓶的女兒景秋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