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前人也是,不是嗎?
“以后我們一起去江南折花,看故里正飛花,孝康哥哥陪你浪跡天涯。”聽胥子澤的自說自話,景春熙“噗嗤”笑出聲,“孝康哥哥原來還會寫歌。”
她看著胥子澤,眼中帶著一絲調侃,但更多的是感動。她知道,胥子澤的心中有著對她的深情,但他從未直接表達過。他總是用這種方式,默默地關心著她,守護著她。
望著夜空上的點點星光,景春熙又說:“熙兒可不敢有這樣的指望,家人都能平安順遂,外祖一家能夠回來,弟弟可以平安長大,娘親不再為凡事憂愁,一家人和和美美就好了。”這就是她重生以來的最大愿望。她經歷了太多的苦難,看到了太多的悲歡離合,她只希望自己的家人能夠平安幸福,不再受苦。至于其他,她真的不敢想。
“熙兒就沒想過將來?”胥子澤看著她仰望星空眼睛里的亮光,臉上散發的柔美熒光,忍不住問。但是,有些話他現在不能說,熙兒實在太小了。
“家人幸福不就是我們的將來嗎?”至于其他,她真的不敢想。景春熙微微一笑,眼中帶著一絲堅定。對她來說,家人的幸福就是她最大的追求,其他的都不重要。
胥子澤的心意,兩世為人她不可能察覺不到,她甚至已經在默默享受這種關愛。可是上一次的九江郡和建安郡之行,從進入陶府到知道他是燕王世子,再到住進崔府,回京后進了靖王府,進了皇宮。
這些東西、人和事接觸越多,她感覺命運的那根線把他們拉得越來越遠。她清楚地意識到,他們的身份和地位有著巨大的差距,這種差距是無法逾越的鴻溝。
即使將來,外祖父、外祖母和舅舅們重新恢復身份又如何?他們一家即使入了景家族譜又如何?
外祖一家再怎么把他們當一家人,在外人看來,娘親也不過是斷親和離后依附大將軍府生活,拖兒帶女的外嫁女。再就是,即使娘親自立女戶,那他們一家也是普通的庶民,跟皇家的高貴門庭天差地別。
再即使浦哥兒以后能讀得成書,即使中了狀元也是從六七品官做起,真正能夠給她撐腰,能夠撐起她家門庭的時候,實在太遙遠。
所以,在這種講究門第相當的朝代,她和胥子澤絕無可能。她深知這一點,也接受這一點。她不想讓胥子澤因為自己而陷入困境,也不想讓自己陷入無法自拔的情感漩渦。
她深知,他們的將來絕無幸福可。
而隨著年齡的增長,胥子澤因為年少相伴而產生的旖旎情愫也會慢慢淡去,最多因為她對他有恩,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加照拂而已,就像是建安郡的茶葉買賣,他會盡力相幫。
她相信,隨著時間的推移,胥子澤會遇到更適合他的人,而她,但愿也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幸福,要不然,她寧可不嫁。
所以,她覺得自己應該清醒。這次彼此離開之后,應該割舍這段剛剛萌芽的曖昧情感,恢復正常的兄妹之情。
她不想讓這段情感成為他們之間的負擔,也不想讓它影響到他們的生活。她希望他們能夠像從前一樣,相互關心,相互支持,但不再有那種復雜的情感糾葛。
重新審視天上的月色和星光,再次轉過頭來的時候,景春熙的臉上更加白皙,目光更加坦然透徹。她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從容,仿佛已經做出了決定。
她看著胥子澤,輕輕地說:“孝康哥哥,你以后一定要幸福。”她的聲音溫柔而堅定,帶著絲絲絲祝福,全然沒有了不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