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郡王想一想,忽然又是一笑:“這該不是你故意給我找的活計吧?好讓我分身乏術,不能顧及其他?”
“鶴春,你的心眼兒何時變得這般小?”
王晏沒有回應的意思。
淮郡王接著道:“我早就說過沒有那個心思,即便她回到謝家,恢復二娘子的身份,我也不會請太后娘娘重新賜婚。”
“你還是想一想,如何過王氏那一關。”
如果謝易芝有問題,王家絕不會讓謝家女進門。
反過來,謝玉琰沒能恢復身份,就是一個嫁過人的商賈,王氏更不會應承這門親事。
王晏淡淡地道:“她的身份如何,與旁人不相干,于王氏如此,于我也是一樣。”
看到王晏那篤定的目光,淮郡王的笑意漸漸收斂。
王晏微微抬起頭:“我科舉頭名入仕,靠的也不是王氏一族。我心悅誰,想要與誰白首,同樣不需別人來指點。”
王晏說完話,剛好內侍出來道:“朝請郎,官家召您入殿。”
王晏抬腳向前走去,淮郡王看著王晏的背影,半晌才道:“還真的……能讓人……什么都不顧了?”
一個內殿直班走過來,聽到只片語忙道:“郡王爺在說什么?”
淮郡王道:“沒什么,就是覺得……有意思。”
……
城外。
謝玉琰下了馬車,帶著人走進瓷窯。
謝子紹已經帶人將石炭窯中的匣缽取了出來,見到謝玉琰他也露出笑容。
“如何?”謝玉琰道。
謝子紹道:“燒出的成品沒有預想的多,但也足夠了。”
他們從各地瓷窯借來了匠人,讓匠人們將平日用炭窯燒制的瓷器,改用石炭窯燒制出來。為的就是讓各個瓷窯的窯主,清楚地看到他們若是采用石炭窯,能得到什么樣的瓷作。
推行石炭窯的時候,有許多質疑之聲,許多窯主覺得祖輩傳下來的手藝,就該用最傳統的燒制技藝。現在燒制好的瓷器擺在他們面前,他們也就能看得更清楚。
兩種瓷窯必然各有長處、短處。
不必投入太多銀錢和精神,就能得到他們想要的結果,也就能更容易抉擇,到底要不要修葺石炭窯?
“走吧,”謝玉琰道,“進去看一看。”
各地的窯主早就已經迫不及待,聽得這話,加快腳步往石炭窯中走去。
他們在人群中搜尋,找到自家的匠人詢問結果如何。
“東家,那石炭窯真的很好,我們瓷器用石炭窯燒制出來,與炭窯完全不同。”
“與炭窯不一樣,總之各有各的好,東家一看便知。”
謝玉琰停下腳步,看著窯主和匠人前往查看自家的瓷器,現在這時候,已經用不著她開口說什么了。
現在她關切的反而是吳家人。
“他們來了嗎?”謝玉琰看向蘇滿。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