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元茂看著陳常山道,“剛才你走后,我也打了幾個電話,有人告訴我,昨天下午青云區的常務會上,柳吉元也提出了教育強區的口號,也要吸納人才,在青云區打造幾所重點中小學,通過全面提升教育質量,拉動青云的教育產業發展。”
陳常山脫口而出,“這不是和我們的思路一樣嗎?”
孫元茂應聲是,“可以說是青云區在照抄我們的作業。青云區作為全市的第二大區,這幾年的發展可以說沒有亮點。
以前有我們田海在旁邊陪襯,青云區的發展不足還不明顯。
可是我們田海的旅游經濟越搞越好,又成功引入了萬悅城,商業經濟也漸成特色。
相比之下,青云區發展中沒有亮點的不足就徹底暴露了。
而且其它區縣也都在形成自己的發展亮點,玉龍區雖然把萬悅城項目讓出去了,但最近又成功引入了幾個新的項目。
青云區不僅被玉龍區遠遠甩在后邊,現在連我們田海都超過了它。
柳吉元作為區長肯定著急。
柳吉元的目標可不是一個區長,他是想進市里,就算楊市長為他說話,他沒有顯著的業績,眾人也不服。
市里選拔干部,不是楊市長一個人就能定下來。
別人想扶你,最起碼你的成績達到及格線,連及格都不到,別人都沒法兒為你張口。”
孫元茂一口氣說完,陳常山點點頭,“所以柳吉元就選了教育這個賽道。”
孫元茂應聲是,“這個賽道雖然是個慢活兒,但只要用對人,還是很出效果的。”
“用對人?”陳常山心頭一動,“您的意思柳吉元也想把薛校長請到青云?”
孫元茂道,“昨天青云區的常務會上沒有說這個,但我認為柳吉元肯定會想到薛明。
薛明名氣大,又有成功的教學成果,還是江城本地人,離開田海后,他也一直沒離開教育行業,熟悉江城的教育情況。
柳吉元想盡快在教育上見到成效,薛明肯定是合適人選。
我們能想到的,柳吉元肯定也都想到了。”
孫元茂摘下眼鏡,用力擦擦,重新戴上。
陳常山點點頭,“昨天下午青云區常務會上提出教育強區的口號,第二天薛明就生病住院了。
這兩件事應該有關聯。”
四目相對。
孫元茂道,“我最怕的就是這兩件事有關聯,薛明如果真的病了,回不了田海,情有可原。
縣里對內對外也能交代過去。
可薛明如果是假病,轉身還去了青云,那咱們縣里就尷尬了,夏書記也尷尬了。
田海這些領導真成笑話了,以后都不好意思去市里開會了。”
孫元茂苦笑兩聲。
陳常山道,“孫書記,薛明很有可能是假病。”
孫元茂立刻道,“說說你了解的情況。”
陳常山把高東海的話講了一遍。
孫元茂聽完,沉思片刻,“你了解的情況和我了解的情況一聯系,薛明這個病還真透著蹊蹺。
薛明為什么要這么做?按他的為人不應該做這種出爾反爾,還齷齪的事。
難道他是為了錢,可我們田海提出的待遇也不低。
薛明這些年在外邊干得不錯,也掙到錢了。難道錢掙多了,做人做事的品性也就變了。
不在乎自己的名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