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豹不急不躁道:“陛下,我的理由有三。”
“第一,太上皇和陛下的矛盾,在有心人的渲染下,不論是老死在宮中,亦或是吃了丹藥突然爆死,都是對您不利的。”
“總有人,會說太上皇被人謀害。”
“如今,太上皇竟然放火逃走,反而是好事情,因為太上皇光明正大的作亂,您要討伐太上皇很容易。”
“尤其是忠王和太上皇勾結,您出手就更是理直氣壯。”
“天下人非議,不會指責陛下,只會指責忠王和太上皇的。”
秦豹顯得很平靜的分析。
可是,他這樣的話,卻遭到了龐玉京的反駁,他沉聲道:“秦大學士,一旦太上皇拉攏了一批人,對朝廷影響會很大的。”
“不,我不認為。”
秦豹很篤定道:“龐尚書是經歷過太上皇執政,所以怕太上皇。可是,我覺得太上皇就是紙老虎而已。”
“您的考慮,不需要。”
“這也是我要闡述的第二個理由。”
“第二,太上皇看似逃出去能拉攏一批人,實際上,都是烏合之眾。”
“陛下登基四年了,軍隊都是陛下說了算。朝廷大事,也都在陛下的控制中。天下百姓更是知道,陛下勵精圖治,太上皇驕奢淫逸。”
“現在太上皇要造反,看似聲勢大,實際上也就那樣而已。”
“有實力,有人心,有民意,何懼太上皇造反呢?”
“太上皇畢竟執政幾十年,到底有沒有暗樁,到底有沒有什么后手?我們都是不知道的。現在太上皇逃出去,他必然把所有的底牌拿出來,糾集所有的力量。”
“所以,這也是一網打盡的機會。”
話語中,有著對宣武帝的信任。
宣武帝聽到后神色微喜,因為他也覺得事情可控,只要軍隊可控,又有黑衣衛,他怕什么呢?
其實,沒什么好怕的。
宣武帝說道:“第三個理由呢?”
秦豹繼續道:“臣要說的第三個理由,是陛下睿智通達,雄才大略。反倒是太上皇,早就被安逸磨滅了斗志,忠王更是剛愎自用。這樣懸殊的實力下,我們懼怕什么呢?不要怕斗爭,如果連這樣的事情都無法解決,談什么東出?把屋子打掃干凈了,才好出手。”
宣武帝贊許道:“小秦說得對。”
他看向張光、孫敬和龐玉京,沉聲道:“事情就這么定了。”
張光道:“臣遵旨!”
孫敬和龐玉京不再多說,全都支持皇帝的話。
宣武帝沉聲道:“小秦,你說對太上皇、忠王離開的事情,該怎么安排?”
秦豹回答道:“這事情不難,從三個方面入手。”
宣武帝道:“仔細說說。”
秦豹回答道:“第一,宣布太上皇和忠王縱火焚燒皇宮,逃出皇城,把事情直接公布出去,讓咸陽周邊知道。同時,宣布懸賞,凡是舉報太上皇和忠王行蹤,由官府確認無誤的,給予巨額的封賞。不僅是錢財上的封賞,還有虛職的封賞。”
“第二,宣布忠王謀逆的罪行,仔細闡述忠王的底色,讓天下人知道忠王任性妄為,濫殺無辜,勾結匈奴,乃至于禍害百姓。”
“同時,宣布太上皇歷年驕奢淫逸的耗費,因為太上皇而導致百姓的傷亡,因為太上皇而導致涼國的衰敗。”
“太上皇不要臉,那就撕破這一層皮,讓百姓知道他們昔日的吃苦,一切都是源自于太上皇修道奢靡所致。”
“這是師出有名。”
“有了這些,陛下討伐太上皇和忠王,才有人心的支持。”
“在萬千涼國百姓的大海中,太上皇和忠王的那點力量,終究是不堪一擊的。表面上看這事兒,容易鬧得很大,實際上局勢明朗,不會有人去的。”
洋洋灑灑一番話,秦豹正色道:“第三點,也就是最后的一點,不要采取封閉的措施,不要擾亂百姓,一切照舊。陛下要表明一個態度,您承受得住,也穩得住。您不亂,下面的人自然亂不了。”
嘶!
龐玉京也忍不住倒吸口氣。
一想到太上皇陷入的處境,龐玉京深深看了秦豹一眼。
果然,文人厲害啊!
一套一套的手段下來,太上皇遭到無數人舉報,還會無數人唾罵,到時候會沒有立錐之地的。
龐玉京贊嘆道:“秦大學士真是厲害,老夫佩服。”
張光說道:“臣也不反對了。”
孫敬說道:“其實我仔細想想,秦大學士的分析有道理。另外,再加上一點,太上皇和忠王是突然離開的,絕不可能有太多的錢。他們錢財少,要離開也有一定的難度。”
一眾人都改變了態度。
宣武帝臉上也浮現出笑容,說道:“既如此,就按照小秦的分析辦。張光,你來牽頭起草詔書,名詔中外,讓所有人都知道父皇和太上皇的情況。”
“朕倒要看看,父皇他們是一直躲著,還是直接造反。”
“如果是一直躲著,那也就罷了,黑衣衛正常搜捕就是。”
“如果要出來造反,那就直接一鍋端了。”
宣武帝眼中反而有了斗志。
先前,他是有些驚慌,因為太上皇本就很少,現在太上皇突然又逃了,那就更加不一樣。
事情定下后,眾人各自散去。
整個涼國的戰爭機器,已經發動了起來,開始迅速的運轉。
……
咸陽城,西北角。
一處民房中。
太上皇和忠王逃出來,父子二人碰面了。
之所以能逃出來,一方面是忠王有暗樁,另一方面是太上皇還有些自己的人,不是傳統的黑衣衛,是隸屬于黑衣衛外的血衣衛。
這是太上皇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