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父拿完照片后,就趕緊去開摩托,他還要開摩托走在這路上讓記者拍照。
那照片都是放到報紙上,被全國人民看見的!
這可是周父第二次上報紙的機會,人生再次達到高光時刻!
剪彩結束后,周承磊開著吉普車通過,還有大隊的拖拉機、周父的摩托車、江父的小車,其他領導的車,收購處的貨車、村民的自行車,形形色色的路人……
記者將這一幕拍下來,新聞稿的結尾都想好了:清晨的陽光灑落在這條車水馬龍的新路上,人民帶著幸福的笑容走向繁榮富強!
今天許多人過來看熱鬧,附近幾條村子的,鎮上的人都來了。
許多人特意走走走這條新修的路,感受一下道路的平坦,有人去碼頭看看,有人去學校看看。
一會兒學校還有奠基儀式。
江夏和阮棠也推著三胞胎走在路上感受一下今天的喜慶和熱鬧。
記者一路跟隨,將這熱鬧的一幕拍下來,將一張張幸福的笑臉拍下來?
人民走在嶄新的公路上,個個笑容滿臉的討論著這大路:
“這下好了,以后來這碼頭買海鮮方便了。”
“對啊!之前的路太爛了,有時候都懶得走過來。”
“尤其是下雨天,一腳泥濘。”
“這條路是從鎮上一直通往那間中學的吧?”
“聽說是,到時候孩子們上學就方便了,不怕摔一跤弄得渾身都是泥漿,又要回家換衣服再繼續上學。”
“是通往學校的,但是通往學校那一段路還沒修好,現在只通到了碼頭附近,過完年才繼續修。”
“能通到碼頭已經很好了,方便了很多。”
“是啊!能通到碼頭已經很好了。而且這條路還專門做了人行通道,左右兩邊的小路就是人行的,說是怕碼頭來往的車輛多,孩子們上學不安全,特意修了兩條人行通道,只能是人走,車子不能走。”
“從來沒有聽過人行道,港島過來的老板就是不一樣,想得真周到。”
……
這條路從鎮上到碼頭這一段,麥老多花了點錢,由相關部門出面征收了部分農田,由原來僅僅夠一輛大貨車通行,修成雙向車道并且修了人行道。
但是從村里到學校那一段路,因為是村里的內部路,路的一邊是大海,另一邊是房子,大窄了,沒法修人行道,那路原來是多大就多大,僅能一輛大貨車通過。
不過村內部路本就不會多車。
大家也不挑,能有一條路貫穿整條村子然后到學校,村民都不知道多高興。
尤其是房子建在路邊的人。
現在啟智路只修到了江夏家門前左右,剩下一段通往學校的過完年建完學校才修。
啟智路是江父取的名字,麥姍中學是麥老取的名字。
他捐建的所有學校都是以“麥姍”為名。
麥姍就是江夏奶奶的名字。
江夏和阮棠推著孩子走在路上,遇到了廖母,就是李秀嫻現在的婆婆。
廖母看了一眼阮棠,將她和李秀嫻對比了一下,心想:難怪周承森不要李秀嫻,這個醫生看上去確實比李秀嫻強。聽說還是市大醫院的主治醫生,一個月估計有一百五十塊的工資。
她又看了一眼嬰兒車上的三胞胎,這三個孩子長得真像年畫里的仙童呢!也太可愛了!
她是真的有點羨慕。
要是李秀嫻能生出三胞胎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