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是我們江州的發展洼地,如果能激活,那肯定能讓我們江州的經濟發展,上一個新的臺階。”
“薛書記的這個設想,我非常支持,過去我們一路向南,效果沒有那么明顯,往北發展,或許有新的機遇。”
“薛書記的經濟眼光和政治角度,都堪稱一絕,往北發展,絕對是我們江州經濟發展的極大進步!”
……
秦牧還在思考往北發展的問題呢,但市委常委會上的一些市委常委發,卻是非常的快。
秦牧甚至懷疑,這些人是不是都還沒有思考,就直接開始吹捧了,只要是薛剛提出的設想,就沒有任何理由的進行附和、贊同、吹捧?
特別是市委副書記陳文華、慶城市委書記王舟、市委秘書長郝成雙等人,這沒有任何理由的贊同,簡直是讓人大開眼界,都市委常委了,真一點常識都不懂了?
但轉念一想,秦牧倒是能理解了。
這些人,多半是為了迎合薛剛的話罷了。
薛剛來江州,也就幾個月的時間,作為一把手,肯定想在江州留下點屬于他自已的政績,推動城北經濟發展,如果能成,那對于江州而,意義深遠,他薛剛的名字,肯定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一把手要主推的項目,下面的人會反對嗎?
不但不能反對,還要強烈支持,這樣才能體現出對一把手的絕對擁護。
畢竟,他們要是反對,這以后還能在市委常委會上順順利利的呆下去嗎?
“李正同志,你現在是常務副市長,你的看法呢?”
薛剛聽著這些吹捧聲音,倒是沒有表現的得意忘形,畢竟之前也是做省城市長的人,知道推動城北經濟發展的不容易,所以將目光看向了李正。
秦牧被撤職之后,是李正接替的常務副市長位子,他是前市長祝正遠的人,做了多年的副市長,對經濟工作,肯定要專業一點。
“薛書記,城北的經濟底子幾乎為零,要想發展城北,只怕要花費不少的精力,付出和結果,不一定對等,有些得不償失!”
李正稍微猶豫了一下,還是給出了比較委婉的說法,只是從成本和結果上做出得不償失的分析,并沒有直接說薛剛的這個方案不行。
“李正同志,你說的這個我懂。”
薛剛微微點頭,道:“但我們作為主管江州工作的負責領導,不能只站在成本上考慮問題,也要考慮政治問題,城南的發展已經到了一定的上限,不早點找出路,是不行的,城北的確是沒有經濟底子,但只要有一兩家大型企業帶動,就能在短期打造出一片欣欣向榮的場景。”
這一番話,就是薛剛在表明自已的態度。
城北經濟的發展,勢在必行!
并且,將發展城北,提到了一個政治高度,完全就是不給其他人反對的機會。
“秦牧同志,你今天是我們的特別嘉賓,說說你的看法?”
終于,薛剛把目光看向了秦牧,笑著問了一句。
秦牧雖然不知道薛剛把自已請過來的緣由,但對方問了,他肯定也要說一說。
“薛書記的設想很大膽,也很獨特。”
秦牧沉思了一下,說道:“剛剛幾位同志都說的差不多了,發展城北,這本身是沒問題的,但城北的經濟底子太薄弱了,要發展起來,難度很大,薛書記既然有這方面的打算,想必已經有了對策吧?”
“對策嘛……有是有,但也很困難,需要你秦牧同志來協助協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