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了,這些話就不要說了。”
朱由檢抬手打斷了張慶臻,手指沿著安南的海岸線由北向南劃過。
“安南地處大明偏西南方向,往來的船只必須要經過這里,成祖皇帝當初之所以對安南用兵,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就是安南漫長的海岸線。”
“我大明艦船需要停靠,進行貿易、休整、補給,這樣的地方,自然要握在自己手里。”
張慶臻恍然道:“陛下,臣明白了。”
“陛下的意思是,王師通過海路征討安南。”
朱由檢點頭道:“不錯,朕就是這個意思。”
“福建的鄭芝龍兵多將廣,也該讓他出出力了。”
“安南地形狹長,國土幾乎全在海邊,我王師可以在任意一個地方登陸,安南人卻沒有那么多兵馬駐守各地。”
張慶臻走到輿圖前,指著升龍府的位置,對朱由檢道:“陛下,若是不顧倭人的損失,我們完全可以直搗升龍。”
朱由檢點頭道:“可以讓鄭芝龍準備一些平底船,沿紅河往西北方向進軍,直抵升龍城。”
張慶臻躬身道:“那臣這就回去準備。”
“嗯,好好想想,這一仗該怎么打。”
“臣遵旨。”
張慶臻正欲躬身退出偏殿,卻聽朱由檢又道:“戰陣之上,兵兇戰危,難免不會有什么損傷,莫氏既為先鋒,當小心一些才是。”
張慶臻瞳孔一縮,躬身道:“陛下說得是,臣會提醒他們的。”
“去吧。”
待張慶臻走后,朱由檢也是長長的松了口氣。
安南這地方,無論是對這個時代,還是對后世都極為的重要。
大明想要領略南洋,安南就必須握在手里。
更何況,那地方的地理位置是真的好。
糧食三熟,還可以種植橡膠、甘蔗、香料,哦,對了,還有榴蓮。
后世的中國,是當之無愧的榴蓮第一消費大國,一個榴蓮兩三百,四五百,搶呢?
……
鴻臚寺,官舍。
莫敬寬正在焦急的等待著,一旁一位中年文士,手里搖著折扇,開口勸道:“主上莫要心焦,北……明國是一定會出兵的。”
莫敬寬停下腳步,轉頭看向他道:“沈先生,你就這么確定?”
沈默收起扇子,神色鄭重道:“主上,明國之前對安南國內的事不加干預,那是因為他們自己也是焦頭爛額,國內叛亂愈演愈烈,遼東還有建虜肆虐。”
“現在這些問題全都不復存在,且,他們的皇帝已經重下西洋,安南的穩定,關乎道到他們自身的利益。”
沈默說完后,莫敬寬輕輕點頭,然后又壓低了聲音道:“朕……本官是擔心與虎謀皮。”
“正如你所說,北邊如今今時不同往日,連扶桑都被他們一口吞了下去。”
“若是他們真的派兵征討鄭氏、阮氏,難保北朝不會妄圖重置交趾布政使司。”
莫敬寬現在很是糾結,一方面,他希望大明可以出兵,幫他征伐阮氏、鄭氏,另一方面,他又擔心請神容易送神難。
沈默聞,眼中精光一閃,旋即恢復正常,對莫敬寬道:“主上,如果明國不出兵,我們還能支撐多久?”
“與其等鄭氏殺進高平,不如主動出擊。”
“至于主上心之所憂,臣倒以為,其不足為懼。”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