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地方府衙來報,這伙倭寇已經直奔湖州府而去。
這下子,不只是江南各府,就是韓贊周,在接到消息之后,也是臉色大變。
“魏國公,看來你我都難逃朝廷責罰了。”
韓贊周面色慘白,癱坐在椅子上,對徐弘基說道。
徐弘基此時也是臉色陰沉。
“公公,本公覺得倭寇登陸這件事很是蹊蹺。”
徐弘基陰沉著臉,對韓贊周說道。
后者聽他這么說,眼中當即閃過一道兇光。
“魏國公,說說,究竟是怎么回事?”
“公公您看,先是三百多倭寇從杭州灣登陸,肆虐江南。”
“時隔一個多月,又是疑惑更大規模的倭寇,在相同的地方登陸,您就不覺得這里面有問題?”
徐弘基對韓贊周簡單的解釋了幾句。
不過,韓贊周還是有些不明所以。
“什么意思?咱家怎么沒有發現不對?”
徐弘基緩緩搖頭道:“公公,本公也只是猜測,想要確定還需要抓到活口。”
“罷了,是死是活就看梅春和俞咨皋兩人的了,如果他們能夠剿滅這兩伙倭寇,那我們受到的責罰或許會輕一些。”
韓贊周也不再追問,輕嘆一聲道。
“咱家這就給皇爺上奏。”
說完后,韓贊周就走到桌案前,開始快速的書寫起來。
……
潥水縣。
梅春率領一千余孝陵衛的騎兵,已經在此駐扎了數日。
“指揮使大人,據斥候來報,倭寇就在距離我們不到兩百里的宜興。”
騎兵營的千戶李德潤,語氣有些著急的對梅春說道。
梅春只是坐在那里品茶,倒是沒有任何著急的意思。
“指揮使大人,您倒是說句話呀,那些倭寇可是太囂張了,明知道我們就在后邊,他們竟是不走了?”
提起這事兒,李德潤就是滿腔的氣憤。
而就在此時,一名斥候氣喘吁吁地跑了進來。
“指揮使大人,俞總兵的人馬到了。”
梅春聽到后豁然起身。
“走,隨我迎接俞總兵。”
李德潤這個時候也反應過來了,當即跟了出去。
出了營帳,老遠,梅春就看見了一身甲胄的俞咨皋。
“下官見過俞總兵。”
“梅指揮使客氣。”
兩人翻身下馬,互相招呼了一句。
不過,也僅限于這聲招呼了。
“俞總兵,時間緊急,下官有話就直說了。”
“軍情如火,梅指揮使直就是。”
梅春點了點頭,繼續道:“最新的軍報,想必俞總兵已經知道了,又有一伙倭寇在杭州灣登陸了。”
聽到這里,俞咨皋的臉色也陰沉了下來。
他神情凝重,緩緩點頭道:“本官已經收到了軍報。”
_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