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嫡親的嫂子沒有生育,秦灞又是妾室所生。
所以秦玨的兄長死后,秦老將軍才按照宗族禮法立了嫡次子秦玨為世子。
秦灞雖為妾室所生,卻繼承了秦老將軍的一身好武藝,因此頗得秦老將軍和秦玨的重視。
其十五歲從軍后,屢立戰功,到如今也做到了四品將軍的職位。
早在兩天前,秦灞就收到了京城的飛鴿傳書,讓他找一位精通玉滋國語的翻譯,點齊一千精騎兵,等待皇后前來與他會合。
前往玉滋國解救大夏被扣的商隊和使臣。
秦灞從接到命令起,就做好了準備。
他知道,皇后習得師門通天秘術,即便不用馬匹,也能日行千里。
果然才過了兩天,就等到了皇后。
兵貴神速,蔣禹清只在察布鹽湖駐軍大營休整了一晚,第二天一早,便率領一千騎兵,直奔玉滋國。
他們穿過茫茫的戈壁和沙漠,翻過米爾高原,歷時一個月零三天,終于到達了玉滋國。
玉滋國按現有的土地面積,分為西邊的大玉滋,東北邊的中玉滋,東南邊的小玉滋。
蔣禹清他們打算穿過東南邊的小玉滋進入西邊的大玉滋。
大中小三個玉滋王,大玉滋王是原是玉滋國的大將軍。
老玉滋王死后,他發動兵變,殺死了接位的王儲,推了自己支持的王子上位。
沒過多久,他又殺了這位國王,自己坐上了國王的寶座。
也正是因為如此,他自視甚高,不把大夏放在眼里。
中玉滋國王則是老國王最器重的大臣,左膀右臂,其權力之大相當于大夏的六部尚書,宰相。